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8/20 18:22:32瀏覽333|回應2|推薦23 | |
〈說文〉打算寫成一系列。內容應該是反省我的寫作方式。寫作是有philosophy的。透過實踐,個人對於為文之道必須不斷深化學習,所以,我就開始囉: 這篇先說兩個字:「修改」。 我剛剛開始學寫作時,最痛苦的就是:每一篇文章都會被改得亂七八糟。等到我按著紅筆的修正稿重新謄好印出來後,我都覺得那篇文章不是我的。很痛心的回憶。不過,這也促使我更嚴肅面對自己的文章。記得當初某教授是一個字一個字的改我的稿,現在回想起來,非常感謝他。猶記當初,他仔細說明標點符號的用法,仔細說明文章的格式,說明小標的重要,我仍然非常感謝。所以,我的〈說文〉系列,先從「修改」開始下手。 其實,修改文字不是重點,重點是修改那顆心。文字具有社會性,不是文章作者個人的。就像一個人的穿著,得看場合。一個不修邊幅的人,很難說被大眾認同。因此,修改的第一層涵義是:站在讀者的角度改。這也是編輯的任務之一。 大多數作者的眼睛都長在頭頂上,天下文章以我為首。典論論文說:文人相輕,自古而然。但是,站在別人的角度,你我的弊帚到底值千金,還是直接丟垃圾桶,必然有一客觀尺度。沒辦法,畫眉粗淺入時無。好文章得通過一定的檢驗。所以,文章得有人改,最好是高手來改,自己看看他改的地方,那會學到很多東西。即便是高手間,不妨互相改,等於是互相學習。一個文章有不同的表達法,一個句子有不同表達法,一個字有不同的用法,字句的串聯都可以重新調整。所以,文章的修改不是挑出錯字而已,那是最後的一步。修改文章常常更動的都是更深入的層面。 文章的音樂性 甚麼是寫文章?甚麼是寫東西?這是個基本的問題。部落格時代,非常多部落客都在寫東西。我也是。最近讀一些古文。忽然覺得,我們該恢復的文化精神應該在:文章二字。講修改為甚麼扯到這兒來,因為,文章是具有音樂性的。文章是用來讀的、朗誦的、吟詠的。即便是散文,都應該具有美妙的朗讀效果。所以,一篇文章如果讀起來不連貫,那就不是文章。修改文章的第一個標準應該就是:好讀。文字寫就,自己讀看看,那些斷續處就是意念表出時的缺陷。我想中英文應該都是如此。 一篇文章的體裁可能寫的是古文,可是你讀看看。吟誦出來的音韻轉折毫無古風,那就是現代的白話文。同理,很多人寫古詩,可是讀著讀著,沒有古人的神韻,那即便平仄對仗都對,仍然不是古詩。換句話說,文章是有神韻、有文氣、有章法的。這些形而上的學習不是透過淺層的思維,而是日復一日的吟誦,讓古文古詩的音韻來深入你的感官中,成為潛意識中的習慣。 文章乃是潛意識的心靈寶庫中揮灑出來的。寫東西只是手腦協調,輸出的是思考的東西。 文章的視覺性 文章的視覺性牽涉中文字的基本屬性。中文字本來就是象形文字,他是視覺性的。因此,用字上得看他的視覺效果。選字不僅考慮他的涵義,還得用美的字。字與字的連接有時會有特殊的感覺,都可以留意。 有些編輯會改掉一些不雅的字。例如:「肏」。這個字非常象形。還有一些是東洋人用的古字。例如「尻」。研究這些,才知道自己識字太少,學問淺陋。古人為學從文字學下手,非常正確的。一個中國人若認不了幾個中文字,等於文化盲人,想復興中華文化恐怕不容易。當然,簡體字也是字,但是優美的視覺性全沒了。我稱為殘體字。一個民族不怕屠殺、掠奪或是消滅物質上的東西。最怕民族精神消失。民族精神的紀錄在文字上,殘體字等於揮刀自宮,中華文化不待外敵滅之,自己子孫變成文盲,不是可悲的嗎? 中共甚麼時候回心轉意改用正體字,甚麼時候我們再當他們是中國人。 講多了,不過卻是非常重要的。 z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