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黃石國家公園之旅《季秋美國行 4》
2014/12/09 20:05:40瀏覽4573|回應3|推薦46

103年0928日,「美國黃石國家公園六日之旅」第三日,在經過前一天將近一千公里,橫跨三大州的急行軍之後,今天終於要進入此次美國行旅遊主題的黃石國家公園了,但是由第二日住宿的懷俄明州首府吉列城,到黃石公園的路程也有將近六百公里路程,所以也是一早就匆匆啟程趕路。還好沿路的風景變化快速,讓人有目不暇給的感覺。

來到美國最直覺的發現就是這裡土地的開闊,往往走上幾十公里不見人煙都是經常的事,而沿途的牧場數量是最多的,難怪美國畜牧業的發達。

進入黃石公園附近的山區之後,壯麗的山勢、多變的地形、貧瘠的土地都讓人印象深刻。

經過較為平緩的河谷時,大片的金黃色樹林讓我欣喜萬分,從小在四季如春的台灣長大,還真沒有見識過著溫帶國家美麗的秋色。

途中還經過一處小型機場,從地圖上看可能就是黃石機場。

馬匹在路旁的牧場曠野中自由的吃草,那情景讓我想起清朝郎世寧的八駿圖。

經過了平原又進入山地,一路急行,好在有變化豐富的景觀讓人不致太無聊。

山谷裡的白樺樹,樹葉已經轉為嫩黃,一大片一大片的金黃,這景觀還真的沒有見識過。

都已經下午一點多了,才終於從黃石國家公園的西邊入口進園區。

來到靠近黃石湖附近,卻驚訝的發現整片山林都被燒得焦黑,只剩下枯黑的主幹無言地對著蒼天,聽導遊說這是1988年的那場森林大火所造成的。黃石國家公園管理局估計在自然條件下,黃石的草原平均每20至25年就會被燒掉一次,而公園內的森林則平均每300年就會經歷一次大火。

1988年夏季的大火,在長達兩個月的時間裡,七處主要大火燒毀了黃石公園總面積達321,000公頃園地中的95%,大自然的力量真是驚人。

經過「黃石湖」(Yellowstone Lake ),位於公園東南方是黃石公園內最大的湖泊,湖長32.19公里,寬22.53公里,最深處有131米,平均深度為43米。面積約354平方公里、周長170公里,湖面海拔達2,357公尺,是典型的火口湖,也是美國最大的高山湖泊。

時間緊迫無法停車,只能在車上緊盯著窗前略過的一幅幅美景 。

由於已經是下午時分,再加上黃石公園內部寬廣,所以從時間上考量能夠參觀的景點並不多,導遊選擇參觀的第一個景點是泥火山(Mud Volcano),泥火山區在黃石湖與峽谷相連的環園道路中間。

泥沸泉是含有限水分的酸性溫泉,地下的酸氣和微生物將氣孔周圍的岩石分解成黏土和火山一樣的泥漿。如沸騰的水冒著泥泡,當泥漿越濃,底下的蒸氣壓力越高,噴發性就越大。

第二個參觀點是黃石公園瀑布,沿著黃石河向下游行進時,河谷裡不時出現野牛群。

野牛有時就在公路旁吃草,對大批圍觀的車輛與車輛中興奮的人們視若無睹,但是據統計野牛是黃石公園中最危險的動物之一。

黃石湖水向北流向黃石河,黃石河約有97公里長,據說是美國境內唯一沒有水壩的河流。

園區內有名的黃石公園大瀑布,是黃石河沿線參觀的重點。

沿著河岸興建的觀景步道,有好幾處觀光平台,時間不夠我們只能在離停車場最近、離瀑布距離最遠的觀景平台,遠遠的眺望。

雖然距離遠,卻仍然能感受到瀑布雄偉、驚人的水勢。

由於火山地質使得黃石河水受地熱影響而形成酸性熱水,使峽壁寸草難生,極強的侵蝕力與熱泉、火岩石、冰雪、風雨作用,造成黃石河峽壁色彩瑰麗,形成黃、橙、棕、褐等色,印地安人因而稱之「黃石」,這也是黃石公園得名的由來。

行走在園區內經常會遇到野生動物,據說在黃石公園塞車的原因,通常是遇上了成群的野生動物在公路上行走,雖然阻礙了交通,但是因為牠們才是公園真正的主人,所以依法並不能趕牠們離開。

在我們前往第三站「老忠實泉」的路上就遇上了大塞車,前面的車輛紛紛靠右停在路邊上,不斷地向樹林深處指指點點,我們坐在遊覽車上不方便下車,全車的人都擠向右側向樹林裡張望,不久有人大喊「有熊!」,不久果然看見一對母子熊緩緩的沿著道路邊的樹林中走過,只可惜樹林太茂密,相機無法找到正確的對焦點,但是相片右下角依稀可見母熊的身影。

據導遊的解說,整座黃石公園就像坐落在火山口上的大淺鍋,因為據科學家的發現,在黃石公園地底下的岩漿距離地表僅有3 ~ 5公里,地下的地形類似凹槽,因冬季的降雪極多,提供了她豐富的地下水源,滲入表的地下水儲存在岩層中,受到地熱持續的加溫由冷轉熱,沸騰後化為蒸氣、水柱,從地表裂縫中噴發出,就形成了「噴泉」。在噴發後,新的地下水又竄入地表裂縫中,受地熱加溫才能繼續另一次的噴發循環,這就是所謂的「間歇泉」,事實上在黃石公園園區,幾乎到處都可以看見由地底冒出的白煙,感覺上遊覽園區時就像在蒸鍋裡行走。

從老忠實泉的旅客大廳,就可以眺望噴泉噴發口,因為室外溫度低,又下著小雨,許多人就在此等待。

導遊打聽到下一次的噴發時間,時間一接近原來散在遊客中心購買紀念品的我們,決定冒雨走到室外的參觀區,距離噴泉近一些。

依據查到的資料在黃石公園約一萬個地熱景觀中,最知名的噴泉就屬「老忠實噴泉」。老忠實噴泉是火坑河(Firehold River) 的發源地,而火坑河在流經的間歇泉區 (Geyser Basin),形成熱氣蒸騰的水流,即使在冬季也不會結冰。雖然它噴發的水柱並不是最高、水量也非最大,但自1870年被發現後,每天都準時地噴發18 ~ 22次,故被稱為〝老忠實〞。它目前每隔79分鐘噴發一次,噴發前會像深呼吸一樣,先喘幾口氣噴出5 ~ 6公尺,然後再大量噴發每次噴出的水量約14,000 ~ 32,000公升,平均高度45 ~ 55公尺,每次噴發約1.5 ~ 5分鐘。近年因地殼變動的不穩定,使地熱的活動與地球深處的力量有所改變,再加上地震頻繁,老忠實噴泉的地熱已逐漸減弱,噴發的時間間隔有日漸加長的趨勢。

黃石公園參觀的第四個點是「大稜鏡溫泉」(Grand Prismatic Spring),溫泉池面直徑達115公尺,水溫高達86℃,是黃石公園面積最大的溫泉池,色彩繽紛豔麗,有如彩虹般的紅、澄、黃、綠、藍、靛、紫等七彩色,沿著池畔的木板步道,可以一覽大稜鏡溫泉的奧妙。

沿著步道深入湖區,滾滾的水蒸氣由藍色的水面冒出,那景象真的是十分的壯觀。

據導遊說池水的顏色越深藍,表示溫度越高。

可惜當時已經是傍晚,天空又下著毛毛細雨,走在湖區就像走在大蒸鍋之中,如果天氣好時來此,那將是多麼美麗的景色。

池面七彩色澤形成的原因,是因岩石中分解出不同礦物質而呈淡粉、乳白和青藍等色,又因受地熱影響而呈煮沸起泡狀。

如果能從高處向下俯瞰,將會是這樣的美麗景觀。

趕在天黑之前拜訪的最後一站是泥沸泉,泥沸泉是含有限水分的酸性溫泉,地下的酸氣和微生物將氣孔周圍的岩石分解成黏土和火山一樣的泥漿。如沸騰的水冒著泥泡,當泥漿越濃,底下的蒸氣壓力越高,噴發性就越大。

泥沸泉被欄杆團團圍住,黏黏稠稠的看起來有些噁心。

倒是另一側路旁的這一池淺藍色的泉水,讓人覺得賞心悅目,耗費了我不少的記憶體。

回程中在路旁終於見識到黃石公園有名的大型動物,「美洲大角鹿」(Elk),因為距離有些遠、光線又差,所以有些模糊。

天黑後離開黃石公園前往園區外的最近的旅社區住宿,又是上百公里的路程,心理只有感嘆:黃石公園怎麽那麼大!

從下午進入園區到天黑之後離開,總共在黃石公園內參觀的時間也不過五小時,扣除車程後總共下車參觀的時間不超過兩小時,對於喜愛攝影的我來說參觀的過程就像跑百米似的急迫,有空入寶山的遺憾,因此有一個念頭一直在腦中盤旋著:下次專程來美國旅遊,一定要自己開露營車來黃石公園玩上一星期,才能盡覽黃石公園之美。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j28wang&aid=19548936

 回應文章

shine gir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2/27 19:03

好嚮往喔!

感覺和NZ的 Wai-O-Tapu地熱公園 很像ㄝ!


我是凱南Kena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2/10 11:44

黃石公園~有機會真的要親自去看看

感謝您的分享


一畝桑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2/10 09:51

從大作中知黃石公園夠大,

兩個小時只能走馬看花,

自由行慢慢遊才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