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1/09 08:53:51瀏覽2107|回應10|推薦297 | |
2010年,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到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 的詩作,感覺很好,所以試譯了那首短詩。事隔兩年,今夏又想起,再度嘗試翻譯了數篇里爾克的德文詩,也請教前輩們修辭和潤飾。前輩同時提醒,現代華人可能對這位二十世紀的德語詩人背景不是很瞭解應該作介紹,筆者認為這是相當好的建議,這對筆者和對詩詞較少接近的讀者是有所助益的,故而,收集里爾克相關資料, 以讓讀者對這位頗具盛名的詩人個人與作品有進一步的認識。 里爾克 (1875-1926) 生於布拉格的一個德語少數民族家庭,沒有兄弟姐妹,九歲時雙親離異,跟隨母親生活。母親常把他打扮成女孩,留長髮、穿花衣、並以玩偶作伴, 給他取個女孩的名字,這使他在成年後與女性交往傾向追尋所欠缺的母愛。父親當過軍官及鐵路職員,但總是鬱鬱不得志,把自我補償的希望寄託在兒子身上。所以里爾克 被父親送往軍校,後來因健康因素而轉校,好在有富有伯父資助,1895年進入布拉格大學唸哲學,後來又遷居德國慕尼黑,繼續求學及開始正式從事文學寫作。 1897年初訪威尼斯,遇到盧• 安德列亞斯 • 莎樂美,是一位年長又博學的才女,對他的創作生涯帶來極大的影響。里爾克與她多次訪問俄羅斯(1899,1900),也開始創作他的第一部的代表作《定時祈禱文》。之後,在德國的不來梅地區結識女畫家保拉 • 貝克爾(Paula) 和女雕刻家克拉拉 • 偉斯特霍夫(Clara);後來與克拉拉結婚,生一女名露特,因經濟拮据,難以為繼,故 , 把孩子托給外祖母照顧,夫妻分居,各自從事各自的藝術文學,相約在可能的情況下再會面。 ↑Rilke 1904年
↑Clara-Rainer 夫妻二人 繼之,里爾克開始漫遊生活,1902去了巴黎,1903遊歷羅馬,1904訪問瑞典,但直到1914第一次世界大戰,巴黎還是他的據點,雖然他在那裡體驗到貧困、悲慘和冷漠,但就以歐洲藝術中心而言,對他的創作生涯打下不可模滅的鈐記。經妻子介紹認識藝術大師羅丹, 從他那得到極其寶貴的教益,不僅幫助他開擴創作世界,也促使他解決長久以來的藝術與生活對立問題。故而,他也曾主動耗時作過羅丹助理。1908 出版<新詩集>第二集, 另外 ,也闡釋了羅丹的原則精神﹕藝術家的工作才是唯一令人滿意的宗教活動形式。 1909年多次旅居意大利、埃及、西班牙等文化勝地;1911-1912做為侯爵夫人的客人住進其別墅答爾馬提亞海邊的度伊諾堡,開始創作著名的<哀歌>和組詩<馬利亞生平>。在他的晚期1922年在瑞士瓦萊州的穆佐古堡發現那是一理想的寫作環境,里爾克完成了<杜伊諾哀歌>及<致奧菲鳥斯十四行詩>,達到他詩歌創作的顛峰,也實現了他的藝術使命。1926年據說死於麻醉劑也難以緩解痛苦的白血症。(註)(後續) 註 :有人說,他當時身體已很弱又被玫瑰花刺到,以致罹患敗血症而亡。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