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精神現象學
2013/08/27 20:53:06瀏覽3696|回應1|推薦1

精神現象學
沈政男

今天(8月27日)是德國大哲學家黑格爾的生日,這使我想起了醫學院時代讀黑格爾的日子。

黑格爾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最多產也是最難懂的哲學家與思想家之一,若有人說他把黑格爾的著作全部看完,那個人一定是只能是,姓黑。黑格爾曾說世上「只有一個人曾經了解他,而且那個人也未必了解他」,有人說這個人應該是馬克思想太多,黑格爾死掉的時候,馬克思才十二歲。

「只有一個人曾經了解他,而且那個人也未必了解他」,怪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怎麼似是而非、前後矛盾。不要懷疑,這類繞口令式的警句就是黑格爾的正字標記。「凡存在必合理,凡合理必存在」、「人們從歷史裡得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們永遠得不到教訓」,都是黑格爾講的。

「宇宙是我心之投射,我心是宇宙之倒影」,嗯,這一句,是我講的,寫在我臉書的個人資料欄。這不是亂寫的,我真的讀過黑格爾。我讀台大醫學系大三(1989-1990)的時候,有一陣子一直在讀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這書等於是黑格爾哲學的總整理,簡明版的黑格爾哲學大全,也是黑格爾哲學的入門書,讀哲學的人都知道。

但我不是哲學系的,我是醫學系正科班畢業,只是醫學院的知識無法滿足我的求知慾,每天牙齒都很癢,必須找各類書籍來磨磨咬咬。大三上學期噩夢一般大體解剖結束後,大三下沒什麼大科目,我又開始跑總區的文學院圖書館(台大醫學在仁愛路,台大校總區在羅斯福路),有一陣子一直在讀英國小說家葛林的作品,一天念一百頁英文。

我讀書很容易厭倦(但對人不會),很少把一本書看完,於是又把目光轉回到哲學。事實上我從高中就開始讀哲學,從威爾杜蘭的《哲學的故事》開始,後來也翻了羅素的《西洋哲學史》,大二升大三的暑假,則是把 Copleston的十冊哲學史看了大半,主要是跳過中古世紀的士林哲學。看過了哲學史就會想讀原典,當然也計劃過從柏拉圖的對話錄一路念下來,就像文學要從荷馬的史詩起頭一樣,但生也有涯知也無涯,想想還是算了,而且二十幾歲的大男生,幾乎三天兩頭就要為了那檔事在那邊腦中著火、褲檔亂硬,很容易被打斷心思。

扯遠了。反正我就是選定了《精神現象學》,當成磨牙目標。通常念黑格爾之前都會先念康德,我當然先熟悉了《純粹理性批判》,了解康德的先驗觀念論。但那時因為電吉他在讀康德,我想要比下他,於是跳過直接去讀黑格爾。電吉他是誰?有興趣的好友可以去看我臉書的「深夜講堂」。我慶幸自己讀過台大醫學系,看過真正的天才,當我讀黑格爾的時候,我的天才同學正捧著量子力學在院區裡晃來晃去,他大學聯考,數學與物理都考一百分。

黑格爾的哲學流派叫絕對觀念論,這是他獨創的。觀念論或唯心論的意思,就是認定精神或心靈是宇宙與自然的實存與本質,但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也就是心靈與客觀世界的關係為何?心靈如何認識客觀世界?柏克萊的主觀觀念論認定物質根本不存在,一切都是精神現象,「存在就是被感知」,當一本書收進抽屜裡,它就不存在,等到拿出來被看到才又存在;康德的先驗觀念論是說人用一定的、比經驗還優先的模式來認識世界,我們永遠只能知道現象,無法穿透表層看見物自身;至於黑格爾,就是不滿意這些觀念論把精神與實存裂解開來,於是創造了絕對觀念論,認為精神就是實存,實存就是精神,A=A。

「A=A」是廢話,但《精神現象學》就是要詮釋這句廢話。不是啦!其實A從A出發,中間跋山涉水、上天下海、穿梭古今,歷經了百轉千迴、千辛萬苦,才又回到了A,而中間旅程留下的軌跡、成果、遺物,造就了宇宙萬物、大千世界。這個旅程的原動力就是辯證法,A自剖出非A,然後整合成A,更高更大的A,繼續下一個辯證,從一人的意識,到一國的意識,再到整個宇宙的意識,終止於成,而一切的頂峰,就是黑格爾哲學。

這宇宙的本質就是絕對精神,它要認識自己,於是辯證出了萬物,然後在萬物裡看見了自己。很宏大工整雄渾的說法,一本《精神現象學》就是絕對精神的宇宙遊記。


這是我的理解了,也不曉得對不對,因為在我讀了一、兩百頁詰屈聱牙宛如鬼畫符的黑格爾文字後,終究放棄了。

太難念了,《精神現象學》。這本書是公認的「十大天書」之一,十本史上最難念的書之一。另外最有名的一本的當然是喬艾斯的《尤利西斯》。

不管你了,黑格爾,你活該,寫這麼難念的書,難怪沒有人了解你。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hegloberover&aid=8250106

 回應文章

艾爾金
2019/09/27 16:10

康德的先驗觀念論是說人用一定的、比經驗還優先的模式來認識世界…。

這句話就有問題。
可修正為:人用一定的、先於經驗的「模式」處理經驗以形成認識,來認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