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愛你入骨變成殺你入骨
2013/05/31 07:23:26瀏覽1639|回應1|推薦11

 

愛你入骨變成殺你入骨
沈政男(醫師、文字志工)

自由時報(5/31):「科技男呂政軒不滿在嘉義縣社會局服務的女友涂蓳芸執意分手,前晚留下遺書,昨天上午埋伏在涂蓳芸的租屋處外,趁她開門上班之際,持水果刀刺穿涂女頸動脈,致失血過多不治,並傷及涂女王姓男同事。」

兇嫌是怎樣的一個人?

「來自單親家庭的呂政軒,侍母至孝,卻因看不破情關,殺死自己的最愛,闖下滔天大罪,也留給寡母無比遺憾。」

「呂政軒在5月26日的臉書寫下『生平第一次救人』,敘述其買早餐時如何救車禍女婦人,並以傷者手機通知其家人,字裡行間可以看出其見義勇為善良的一面。」

這就是分手暴力難以防範的原因。分手暴力不是流氓的專利,很多殘酷的分手暴力出自斯文內向溫和、從無前科之人。

於是即使早有暴力跡象,連女方家人也不忍報警:「涂蓳芸的父母知道女兒和呂政軒交往,但後來因個性不合、女兒提議分手後,就遭到呂某百般騷擾;呂某知道涂蓳芸父親及弟弟妹妹在哪邊工作,因語帶恫嚇,致涂女家人心生畏懼,涂父原本打算在台中報案,又擔心影響呂某前途,沒想到心存善念,卻賠上女兒生命。」

每次發生這樣的社會事件,輿論總是困惑,何以孝子、好人,會變成窮凶極惡之徒?

戀愛不是一般的人際關係,而是捧著自己的心,赤裸裸地來跟對方交往,獻到對方面前,等於是開心手術,危險性很高,常有併發症。

戀愛是把雙腳踩在對方腦子裡,踩進大腦皮層、記憶中樞,讓他不能忘記;踩進腦海深處、情緒核心,操控他的喜怒哀樂。分手就是把雙腳從對方腦子裡抽離的過程,能不血肉模糊、痛得呼天搶地嗎?

這是分手的本質。還好大部分人可以忍受這樣的痛苦,不至於出現暴力行為。

但遇到分手暴力的高危險群,就要注意了。

什麼人容易有分手暴力?

原來就有暴力傾向的人,當然要小心。脾氣暴躁、衝動控制差、反社會人格、吸毒酗酒等等。

原來沒有暴力傾向的人,更要小心,這種人的攻擊傾向一旦被觸發,常是毀天滅地。

要怎麼小心?

對方若是「愛你太苛」、「愛你入骨」,「沒有你,我活不下去」的人,要小心。這樣的人,一開始會讓人有受重視被疼愛的感覺,但久了就會發覺透不過氣來,被捆綁得死死的。這不是真愛,而是宛如嬰兒對父母的依戀。

戀愛應該是兩人平等地來與對方交往,但人格不成熟之人往往沒辦法,很容易在潛意識裡退化成幼兒,想要霸占對方,每一分每一秒。

如果對方除了跟你談戀愛,沒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把全副心思放在你身上,要小心。如果他開始想要了解你的行蹤、限制你的社交圈,甚至反對你的正常人際互動,要小心。

善妒之人、醋罈子,要小心。過度的忌妒是佔有,排他式的佔有,不是真愛。

如果遇到這樣的人,分手以後若要重新開展另一段新戀情,要特別小心。分手的痛苦,加上被第三者比下去的恥辱,痛上加痛,反擊必定猛烈。

怎麼辦?

失戀是一種挫折、自尊的受損,遭人宣告分手以後,一般的情緒反應,先是難以置信、想要澄清、試圖挽回,若挽回不成就會氣憤、怒罵,甚至摔東西,然後懊悔、哭泣、尋求原諒復合,重啟上述循環。隨著時間流逝,大部分人都能慢慢接受情傷,了結一段感情。

但如果分手以後,發現被跟蹤、被威脅、被怒罵、被質問,代表對方的情感還沒從你身上抽離,這時要小心面對,避免單獨相處,而若無法避免單獨相處,要小心不要正面激怒對方。

如果對方在分手後,不能走過上述的心路歷程,而是暴力傾向越來越高,一定不能單獨面對,必須求助。若家人或親友也無法有效處理,應考慮報警。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hegloberover&aid=7698001

 回應文章

陳凱爾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戀愛是極危險、高風險之事
2013/06/01 04:27
版主說得很對。戀愛是極危險、高風險之事,看似好玩,實則暗藏深不可測之危機。前一陣子意外得知,某位久未聯絡的台灣友人,兒子大四為情跳樓身亡,死狀甚慘。普羅大眾卻一天到歌頌愛情之偉大。在大學還說戀愛是必修學分。真是令人費解。
沈政男(thegloberover) 於 2013-06-01 09:44 回覆:
是啊,但青年男女還是會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