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生命歷程心理學
2012/09/24 16:57:20瀏覽740|回應0|推薦0

生命歷程(雅典學園心理學2
沈政男

----------------

金基德甫獲 2012 年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是南韓第一位世界級大導演。

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演繹生命歷程,美如詩畫,深邃如哲學宗教,影史難見。

-----------------

簡單說,心理學界至今為止,都講不出一個夠好的生命歷程論述,從搖籃到墳墓的心理發展、成熟、總結。

於是我談生命歷程,都會從其他人文領域引述,文學家、哲學家、藝術家永遠比科學家更了解人性。

孔子說,「吾十又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這是相當具有自我洞察力的生命回顧,一個強韌本我(ego)的奮鬥史。

偉大的莎士比亞在《皆大歡喜》裡說,「全世界是一個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過是一些演員;他們都有下場的時候,也都有上場的時候。一個人的一生中扮演著好幾個角色,他的表演可以分為七個時期。

最初是嬰孩,在保姆的懷中啼哭嘔吐。

然後是背著書包、滿臉紅光的學童,像蝸牛一樣慢騰騰地拖著腳步,不情願地嗚嚥著上學堂。

然後是情人,像爐灶一樣嘆著氣,寫了一首悲哀的詩歌詠著他戀人的眉毛。

然後是一個軍人,滿口發著古怪的誓,鬍鬚長得像豹子一樣,愛惜著名譽,動不動就要打架,在炮口上尋求著泡沫一樣的榮名。

然後是法官,胖胖圓圓的肚子塞滿了閹鷄,凜然的眼光,整潔的鬍鬚,滿嘴都是格言和老生常談;他這樣扮了他的一個角色。

第六個時期變成了精瘦的趿著拖鞋的龍鍾老叟,鼻子上架著眼鏡,腰邊懸著錢袋;他那年輕時候節省下來的長襪子套在他皺癟的小腿上顯得寬大異常;他那朗朗的男子的口音又變成了孩子似的尖聲,像是吹著風笛和哨子。

終結著這段古怪的多事的歷史的最後一場,是孩提時代的再現,全然的遺忘,沒有牙齒,沒有眼睛,沒有口味,沒有一切。 」

哲學、文學以外,電影大師也做了很好的詮釋,瑞典大導演柏格曼的《野草莓》(Wild Strawberries),描述一個退休老醫生在夢境與回憶裡,再訪童年的純真、青壯年的拼搏。

至於心理學呢?有沒有關於生命歷程的完整心理學理論?恐怕就只有艾力克森(Erik Erikson)的「人生周期的八階段」了。

艾力克森是正統德奧精神分析出身的心理學家,胸懷壯志,接續佛洛依德的心理發展理論(只談到三至五歲階段,過了伊底帕斯情結,人的性格已然底定),提出了完整的生命全程的心理變遷理論。

這八階段不用記了,從來沒人背得下來,連艾力克森自己恐怕都搞不清楚,因為理論、詞彙一直在修正,每次的版本都不一樣。他過世以後,也是心理學家的遺孀,還把八階段接個多餘的尾巴,變成九階段(她有玄學傾向,偏離艾力克森原意)。

講來講去,意思就是要了解中老年的心理變化,目前為止沒有什麼好的科學理論,還是只能靠人文與藝術,多少給一點指引。

原本以為《野草莓》是闡述生命歷程的最佳電影,今天看到了南韓導演金基德的《春去春又回(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

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這部電影非常值得一看,我把影片連結貼出來,介紹給好友。雖然只有英文字幕,但對白非常少,不看字幕也能看懂。

這部電影以佛教、寺院為背景,但主題不侷限於宗教。

片子畫面如詩如畫,因為金基德曾在巴黎學繪畫。

從來沒有看過一部電影,這麼淺顯易懂,卻又這麼富有哲理,而且最重要的,非常有可看性。

這部片被著名的影評家Roger Ebert選為百大偉大電影。

柏格曼、費里尼絕對拍不出這樣的電影,因為他們只懂佛洛伊德那一套。

警告:不要在睡前看,保證沒看完捨不得睡覺。

 


( 時事評論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hegloberover&aid=688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