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父母扮產婆 協助孩子生出升學志願(雜誌邀稿)
2012/03/03 09:55:51瀏覽278|回應0|推薦1

二月下旬,學測成績揭曉,不少家長為了孩子選校選系的問題大傷腦筋。

我一個老同學,夫婦倆都是牙醫,合開一間診所,兒子考了七十四級分,醫學系、牙醫系都有希望,照理說應該辦慶功宴,卻在家中上演三國大戰。

母親希望他繼承衣缽,父親期待他填當年自己只差幾分飲恨落榜的醫學系,但他想要鑽研化學,三人討論數晚,沒人願意讓步,氣氛僵冷到零下幾度C

朋友問起我這個精神科醫生的意見,我反問:「你知道他為什麼想讀化學嗎?」他兒子經常參加科學營,也得了一些獎勵,我有些明知故問。

「他從小崇拜李遠哲,」朋友的表情有些不以為然。

「這不就對了嗎?他知道自己的志向何在,比我們當年強太多了!」我說。

「可是念化學,將來工作

我知道他要說什麼,沒等他講完就打斷:「將來可以當中研院院長!」

「嘿!老同學,我為了孩子的事好幾天失眠,你還在開玩笑中研院院長?你怎麼不說他會得諾貝爾獎?」

「我就是認為他有機會!反而是你這個做老爸的看扁了自己的兒子!」

隨著台灣社會越來越富裕,各行各業出路越來越多元,不少孩子對於自己的未來生涯懷抱夢想,不再把醫學、電機、法律、國貿這些傳統的熱門科系當成首選,反而是有些家長不相信、不放心孩子的選擇能力。

在醫學院、醫院裡,經常可以見到「奉父母之命」學醫的人,雖然收入不錯,但他們過得並不快樂,也沒有成就感,甚至在疲累值班的夜裡,或者涉及醫療糾紛的時刻,內心深處隱約浮現一句自我質疑的話:我為什麼要當醫生?

上大學是人生重要的一步,家長當然不希望孩子腳步踏錯,然而什麼才是正確的選擇呢?幾十年後,又是誰在享受或承受這個選擇的結果呢?許多父母經常把自己對人生、對世界的期待與擔憂,投射在孩子身上,卻忘了孩子終究是獨立的個體。

在填寫志願的時候,父母應該扮演產婆,協助孩子「生出」決定,而非越俎代庖。不妨先聆聽孩子的意見並給予肯定,提供欠缺的資訊、鼓勵以不同角度思考,再詢問是否更改選擇,然後循此過程周而復始,一起做出最終決定。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hegloberover&aid=6169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