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0/15 10:51:00瀏覽1218|回應1|推薦11 | |
雖然米魯克至今還是獨子,集全家寵愛於一身,不過,我們很少給他買玩具,他的玩具除了接收一些二手玩具及巧連智課程相關的玩具,我們只買一些樂高和小組火車。相較於時下中產的獨子家庭(根據我的比較),米魯克的玩具真的是比較少,這也是我的堅持,我反對沒緣由的買玩具給小孩,因為那是剝奪小孩快樂的權利。 許多朋友都說現代的小朋友很幸福卻不快樂,我深有同感,深思的結論就是我們為了彌補自己兒時的缺憾和渴望,無形中卻剝奪了小孩們快樂的權利。 這問題就要思考到快樂的泉源在那裡?快樂來自於滿足及成就感,毛頭小子的快樂大多來自滿足,部分來自成就,所謂滿足就是心中有了渴望,渴望獲得實現。 想想,我們四、五年級的童年,不要說餅乾,連糖果都是奢侈品,看到蘋果是瞪大眼睛。能夠吃到自家冰箱泡糖水做的冰棒,彷彿已經吃下全世界最美味的東西一樣,那種滿足與快樂,筆墨難以形容。 再者,那個時代商店裡沒賣什麼玩具,有的話,我們也買不起,所有的玩具都是自製,包括竹槍、竹水槍等。如果能買到一個機器人,那可是全村落最神氣的人。那種滿足與驕傲比現代兒童有了全套的彈珠超人還了不得。 所以說,有了慾望及渴求,才有滿足的可能性,才有快樂的原因。 我不主動買很多玩具的原因就在於不剝奪小孩快樂的權利。因為經常主動買玩給小孩,在他們只是希望還未達到渴求的地步就買給他們,小孩根本無快樂可言,最後還會變成那是他本來就該有的感受,不知珍惜。 可是,如果等到小孩表現不錯,再買該買的玩具,或是偶爾給個驚奇,主動買個小孩期待已久的玩具回家,可以看到小孩那種滿足與快樂,歷久不衰。 像我們家的米魯克,一年級時一直想要一個彈珠人,那是個純玩樂的玩具,我沒有立刻買給他,但我也不是當做獎品。有一天去接他放學,我就帶著他走不同路線,說要和他去尋寶。最後轉進一家玩具店,指名要買彈珠人。當下,看到米魯克眼神中充滿喜悅,樂不可支。為了這玩具,他已經快樂一個月。 因此,我一直堅持主動買太多玩具給小孩,最後是造成他們不知感恩,也剝奪他們的快樂。對了,有時和小孩一起利用廢棄物製作早年兒時玩具,除了讓他更快樂,也增進親子情感,一舉兩得。 記得,在買玩具前,先思考一下,到底是在彌補自己兒時的缺憾?還是真的要給小孩快樂?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