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和解、共生到共榮、共存──從基隆經驗開創二二八紀念新意涵
2017/03/09 06:35:20瀏覽222|回應0|推薦0

20170308 賴正庸/開創新基隆行動聯盟總幹事

今年38日的基隆特別「熱鬧」,天還沒亮民間社團就發動大規模街景行動藝術活動,到蔡丁貴教授率眾前往基隆車站試圖拆除蔣介石銅像,到基隆市政府與二二八受難者家屬團體共同舉行的莊嚴肅穆追思儀式,在這雨勢間歇的初春中為基隆市民帶來與往年相當不一樣的經驗。

與其他地區相較,基隆的二二八經驗相當不同。194738日蔣介石派遣的軍隊從基隆港登陸,隨即開啟一連串血腥鎮壓,首當其衝的田寮河、基隆港浮屍處處,許多無辜生命成為槍下亡魂,大量台籍菁英被藉機抹除。相較於當年基隆人口與全台灣人口比例,基隆地區二二八受難者比例出奇地高,基隆人從此禁聲,所有哀傷僅能埋藏於老人記憶之中;而當年軍隊登岸的基隆西岸客運碼頭到基隆火車站沿線,是今日基隆交通最繁忙的火車與國道客運起站,每日有超過十萬人次基隆人在此進出,但知道此處曾是悲劇舞台的人卻少之又少。

歷史上基隆曾不只一次是充滿血腥、哀傷的城市,但基隆更一次又一次從廢墟中站起來,在鮮血中用智慧找出和解、共生之道,進而讓集體的智慧發光發熱,成為台灣城市共榮共存的最好例證。

160年前慘烈的族群械鬥綿延數年,死傷千人以上,為了「和解共生」,基隆各族群大老放下仇恨,將雙方死難骨骸合葬祭祀,同時協調每年各姓氏輪流舉辦「雞籠中元祭」,以比賽陣頭代替械鬥打破頭,自此基隆地區族群、地域仇恨為宗族血緣融合取代,眾人群策群力共同追求基隆發展,而「雞籠中元祭」日益繁榮發展,早成為國內外知名文化活動,不僅達到先人對和平的殷切期待,更是台灣各族群「共榮、共存」的典範。

我們相信,基隆是全台灣最有經驗、最有資格也最能夠推動和解、共生、共存、共榮的所在。160年前基隆人能夠放下仇恨、團結一致,打造出今日燦爛的雞籠中元祭,今天的基隆人更能從基隆大屠殺的土壤中崛起,超越單純紀念、憑弔意涵,綻開出燦爛的文化藝術花朵。

今年38日,開創新基隆行動聯盟拋磚引玉發起【無聲人形──基隆大屠殺街景行動藝術】活動與獻上一束野草紀念消失生命的行動,就是希望讓傷痛的鮮血隨著春雨漸漸化去,在春風中綻放出草根茁壯的生命。我們期望透過透過在尖峰時間如此醒目的藝術方式引起年輕一輩對在地歷史的關心,鼓勵與家中長輩們展開對過去歷史、記憶的對話;更希望能夠喚起民眾對二二八相關活動的再思考,讓鮮血化為滋養文化藝術的春泥,培育出更蓬勃的生命力。

紀念不會只是句點,更是一個新的起點;160年前基隆人能,160年後我們也一定能!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950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