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葉望輝的建言,台灣做得到嗎?(下) ---- 托克維爾
2016/12/13 09:15:01瀏覽213|回應0|推薦2

2016-12-10  

自七O年代季辛吉和尼克森打開中國大門以來,美國政媒界就存在所謂「中國派」和「亞洲派」的論辯,放在對台政策上,早期還有所謂「紅隊」(親中)和「藍隊」(友台)之分。較多時候,「中國派」主導美國對台與對中外交政策,即使2001年共和黨小布希政府上台之初一度與中國發生嚴重衝突,「藍隊」聲音較大,但九一一事件的發生再度拉近美中合作關係的天平。

這些所謂的「中國派」認為不可忽視「中國的崛起」,美國必須致力將中國納入國際建制的規範。為了達成此一戰略目標,甚至可以犧牲台灣,或者不用那麼重視台灣的戰略地位,又或者必須壓制台灣出現可能改變台海現狀的作為。過去幾年一度甚囂塵上「美中共管台灣」以及「棄台論」就是如此思維的極端論述產物。 即使「美中共管台灣」和「棄台論」未成為美國政府政策,至少這些掌握華府兩岸關係「話語權」的人士,始終堅守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的框架,對民進黨首次執政時一度推動朝向「獨立」的作為給予嚴厲制止,對國民黨執政時以「九二共識」來維持一個「模糊一中」感到放心自在,在過去台灣總統選舉時甚至公開介入影響選情。

直到過去幾年中國在東海與南海等議題上的表現未如華府所願,這股「主流派」才加重對台灣的重視,但他們也視「太陽花運動」後台灣興起的另一股新世代「反中護台」主體意識為可能影響兩岸關係的新變數,深怕它將讓雙方產生誤判,惡化台海情勢。

而另一股台灣內部新本土意識派對於「蔡川通電」則主張要打鐵趁熱、乘勝追擊,一舉打倒美國「一中政策」的魔咒,讓美國政府公開承認「一中一台」的現狀事實,解除現階段美國對台灣的諸多政治限制。由「太陽花運動」學運領袖林飛帆和陳為廷署名發表在《華盛頓郵報》中的文章即與若干美國政學界的主張相互呼應。而包括葉望輝,以及被點名可能出任川普政府重要職位的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波頓、美國前駐北京大使洪博培都屬於此類美國對台政策的「非主流派」政學界人士。而這些原本的非主流派人士,加上「友台」的未來白宮幕僚長浦博思,如今都成了川普忠實的幕僚群。

在川普打破美台關係敏感「潛規則」、公開直呼「台灣總統」,而且他的團隊又出現不少華府友台的「非主流派」人士和「抗中」觀點之際,原本華府政媒「主流派」的憂心忡忡、甚至「膝蓋反應式」的反撲並不令人意外,這也顯示這些美國政媒界的「建制派」尚未從川普當選的事實中醒來。這就帶出另一個值得探討的深層問題,那就是台灣的下一步該如何做,這也是葉望輝給蔡英文的第二點建議,簡單說就是要全面性地和美國草根社會民眾「交往」(engagement),而不只是著重在和華府主流派政媒體制互動而已,用外交術語就是「公眾外交」(Public diplomacy)。

葉望輝如此主張並無新意,也是他多年前的見解,綠營內部過去也曾與葉望輝有過初步的合作,但囿於資源不足、成果有限。民進黨第一次執政時未曾重視,國民黨重新執政更是嗤之以鼻。因為國、民兩黨都視打通華府政媒主流「建制派」為當務之急,多數對美外交資源也都投資在這些「建制派」身上。 但是民進黨當時的投資並未成功,陳水扁執政末期受到小布希政府鋪天蓋地的壓力。

2012年蔡英文初次競選總統也受到歐巴馬政府不公平的干預。這些都是與華府政媒「建制派」交手的歷史殷鑑。 如今這通打破美台關係37年來高層互動的歷史性電話,看似為台灣的對美外交打開一扇被忽略許久的小窗。它引發的辯論不只在台灣內部、兩岸之間,甚至是美國政媒與學術界,這才是台灣最寶貴的收穫。

無論川普打「台灣牌」的真正用意何在?台灣又該如何在川普上台之初美中關可能發生的齟齬、甚至衝突中明哲保身?又或者川普用生意人的手法來經營未來台美關係可能給台灣帶來何種壓力?「投資美國社會與人民、而不只是經營與美國政、媒、學建制關係」才是葉望輝給台灣最可靠的建言。這需要台灣政府進行大戰略的研擬、外交資源的重新調配、投資對象的審慎盤整,以及最重要的:提出一套成熟、強而有力的戰略論述。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84962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