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15 05:11:33瀏覽198|回應0|推薦0 | |
馬英九總統於二○一二年一月十四日當選連任之後,十八日出席「國防部一○一年春節聯歡餐會」中指出:「台灣的戰略思考不再將所有的國防都放在軍事方面,兩岸關係的改善,包括貿易、投資與教育文化的交流,都是一種『隱性的國防與安全保障』;打造『小而精、小而強、小而巧』的國軍仍然是不變的建軍目標,但政府還會從其他領域為台灣海峽設定不同的防線,使對方不致思考要以非和平方式解決兩岸爭端,這樣才符合孫子兵法所謂『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最高境界。」 觀察馬英九先生自二○○八年五月就任總統後,積極推動「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之簽訂,兩岸呈現的氛圍即所謂「經貿和平論」。「經貿和平論」的基本論述有四:首先是經貿程度高可促進國家繁榮,減少或制約統治者發動戰爭的動力;其次是經貿上的互動,有助國家相互了解,進而減少因誤解所導致的戰爭;再者,經貿可以改變國家內部的權力結構,提高在和平經貿中獲利集團的影響力;最後,經由高程度經濟貿易可以產生「外溢」效應,增強經貿夥伴之間的政治關係,如此政治合作有助於國家之間的合作。 「經貿和平論」的概念基本上並沒有錯,初期也會有其效應產生。只不過,在以往歐洲歷史殷鑑多運用在兩個(或兩個陣營、多個國家)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對等或是相差不大的國家。台灣與中國在此三方立場現今都呈現劣勢不對等,在高度經濟貿易外溢效應下,可能伴隨而來的就是揮之不去的高度依賴。 此外,「經貿和平論」的反向思議即是「軍事無用論」。二○一二年一月十八日,華府國防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的總監Patrick M. Cronin在馬總統獲得連任後指出:「馬英九在競選期間,數次表達將繼續要求購買F-16C/D和八艘柴電潛艦,只是為了要平息選民對他過分親中的批評;在馬總統獲得連任後,美國對台軍售將更加困難。」這應該就是對此最明確、直接的批判。 檢視二○○八年選前,馬英九對於推動「國防政策」所提出的十項二十二條政見,具體數據和內容如:規劃四至六年完成全募兵制,沒能夠給予必須的經費;承諾國防預算額度不低於國內生產毛額三%,卻沒有一年實質達到;國防預算之人員維持、作業維持與軍事投資亦未能達成期望的四︰三:三比例;持續要求中國撤除導彈淪為無意義的假議題,對於展開軍事交流,亦沒有勇氣進一步推動。 馬總統推行「小而精、小而強、小而巧」的國防,但到目前為止只形成華麗空洞的口號,未見真實作為與內容;在兩岸和平穩定態勢下,國防質量不斷限縮,如此持續尚未達到「精、強、巧」的重大轉變,已可以見到「三小」的弱化效應。(作者為備役海軍上校,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