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看懂了『小别離』就看懂了中國中產階級的焦慮(下) ---- 天下論壇
2016/10/10 12:20:12瀏覽257|回應0|推薦3

20160903 來源:新京報

命運的夾層︰想攀爬,卻止于原地

    為什麼在現有的物質條件下,難以形成普遍的中產身份認同?為什麼明明收入可觀,卻依然覺得自己“被中產”?對于自身產生的焦慮,看起來和收入的關系並不明晰,哪怕財富聚集,心態依然萎靡。物質增長的背後是社會、文化、價值、道德、行政等各個維度的扭變,任一維度的滯後或錯位都有可能帶來不安和急躁的心態。

    對于那些準中產的青年群體而言,他們的壓力似乎每一年都在加重。大學時代自由的余溫尚未散去,前一天還在談論詩歌和夢想,一旦踏出象牙塔,就會面臨失業的危險。他們從小接受的信條多半是“知識改變命運”,道理本身依然成立,卻在短期內無法在他們身上適用。當詩歌和夢想的話題,變成了車子、房子和票子,他們發現,“能實現的就不叫夢想了”原來還有另一層意思。

    現實和固有認識的斷裂,讓他們不得不自尋出路,一方面通過拼命工作、犧牲休息或健康。另一方面,他們卻發現,職位競爭的激烈超出想象,他們有可能隨時失掉工作,也可能沮喪地發現自己的工資還不如保姆和保潔。房價自2006年以來,經歷了十年狂飆突進,已讓人望而卻步。海外移民潮、購房潮不再止步于上流社會,而是滲透進了中產階級,深刻影響了他們的日常生活。

    對于35歲以後的中產階級而言,雖然眼下日子過得不錯,但一場大病或意外就可能會一貧如洗。除了醫療,子女的教育、結婚、自身的養老費用,都開銷不菲。自己幾乎是在用生命在賺錢,錢卻好像始終不夠用。是大多數人的心理常態。飛速的經濟增長和急劇的社會變遷,讓人們有了強烈的物質欲求,這種物質欲求只會不斷提升,不會封頂。當個人收入達到一定水平之後,薪資的高速增長很難持續,但欲望確是無窮無盡。久而久之,就會產生自我懷疑、希望落空的倦怠感。而這種倦怠感,恰恰是快樂和健康的大敵。于是人們想到了逃避、逃離,只是逃來逃去,最終還是要回到現實。

    除了和金錢有關的顧慮之外,食品安全、個人隱私安全和環境污染也讓中產階級倍感困擾。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2013年全國抽樣調查數據,72.8%的中產階級認為“食品安全”沒有保障,54.6%認為缺乏“個人信息、隱私安全”,48.3%認為缺乏“生態環境安全”,39.8%認為缺乏“交通安全”,28.5%認為缺乏“醫療安全”,22.5%認為缺乏“勞動安全”。認為缺乏“人身安全”和“個人和家庭財產安全”的比例分別為11.7% 13.8%

    引用前階段引發熱議的《節節敗退的中產階級》中的一段話︰“他們曾無比相信,知識能改變命運,奮斗能帶來成功;他們強調法制化,需要權益與尊嚴得到保障;他們認可全球化,認可自由主義,因為只有市場經濟才能讓他們的價值獲得最大體現;他們強調個人價值,強調生活質量,強調教育質量與公平。但是,目前的形勢,正在逐一否定他們的價值觀。”

孩子,我們要給你最好的!

    做了父母的焦躁的中產,深知自己奮斗的艱辛、生活中諸多力不能及的無奈,以及重壓之下的精神抑郁,他們一方面對自己的現狀不滿,一方面對下一代是否能維持中產、同時向更高的社會階層流動沒有信心。久而久之,他們變得越來越焦躁。

    無形之中,他們將這種近乎狂暴的急功近利傳遞給家庭和孩子。這體現在教育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當他們發現考試是向另一階層流動的唯一有效途徑之後,會想盡一切辦法,哪怕犧牲自己,讓子女受到最好的教育。在一二線城市,我們處處都能看到這樣的父母︰為了給孩子爭取教育機會,學區房的爭奪大戰年年都在上演;因為老師能力不足而惱羞成怒的家長圍攻了校長辦公室;減少錄取名額之後,校門前的家長情緒激動;為了送孩子出國留學,賣掉家里的房子,甚至不惜負債……似乎,說孩子是這些父母懸于高崖時眼前的唯一稻草,死死抓住,以命相搏,都不為過。

    于是,父母、甚至父母的父母,都將各種可用的資源用于獨生子女的培養和教育,原因很簡單︰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後代繼續接力,在保住精英階層的基礎上,向更高的社會經濟地位躍遷。目的也很簡單︰讓他們在長大之後不必像自己一樣,經歷貧窮、依靠關系、看人臉色、在規則的灰色地帶摸爬滾打。

    然而,生活如同流沙,越抗爭,越深陷。當父母們發覺,孩子未來的處境,很有可能依然只是考試、學習、畢業、工作、失業時,便開始為他們尋求更好的上升途徑。海外留學,從眾多選項之中脫穎而出,成為稍有財力的中產家庭的首選。對于一些70後、80後的父母而言,他們或者自己早年就有過出國留學的經驗,對海外的高校有著感情上的聯絡;或是自己當年受條件和視野所限,未能接受海外教育,就更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比自己更出色。

    隨著國內的競爭壓力呈幾何級數增長,加上媒體報道的食品安全問題、環境問題日益凸顯,一些父母就將國外視為理想生活的翻版。今年3月份,一位自稱是上海的中產階級在博客中寫,孩子的教育費用已經取代房子,成為家庭最大的支出負擔。為了讓孩子有海外教育的經歷,一些中產家庭會選擇將孩子送入私立國際學校就讀中學。在上海,這樣的學校每年需要至少10萬的開銷,孩子出國之後還要每年將人民幣換成美元。似乎從此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50後、60後的家庭教育不同的是,70後、80後的中產家庭不再將國內的應試教育視作唯一的砝碼。他們大多受過正規的大學教育,比前輩有更開闊的國際視野,同時自身也處于事業的上升期,上大學已經不是他們培養子女的唯一目標,教育滲透進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從孩子嬰幼兒時期的國外繪本開始,他們會自主選擇更適合的,篩除那些不利于孩子價值觀確立的部分。在幼兒園和小學的選擇上,大部分家長都會綜合考察教師的能力、性格、水平、愛心、耐心,以便自己的孩子能夠全方位地感受優質的集體生活。一些家庭深知語言對于未來視野的影響,較早對孩子開始進行雙語甚至多語教育,為他們找合適的外教,或是送他們到國外參加各式各樣的夏令營活動,開拓眼界。興趣班依然頗受歡迎,樂器、棋類、運動、表達、藝術等訓練班如雨後春筍般滋生。以早教、親子等名目進入市場的課程,更是層出不窮。親子旅游團也成為各大旅行社比較搶手的項目之一。

    一位80年出生的母親曾親口對我說,一放假,自己就不得不領正在上幼兒園的孩子到處旅游。原因很簡單︰幼兒園其他的小朋友都會在假期去旅游,回到幼兒園之後會分享旅行的經歷,沒有旅行過的兒子就會感到失落和沮喪。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失落,她只能帶著他跑來跑去。“前年去了杭州,去年去了海南,今年估計要去馬爾代夫。明年可能就是歐洲了吧。”年輕的媽媽眼神里並沒有太多興奮。

    孩子的教育是提升了,家長們卻累得喘息不得。他們幾乎是在用生命為自己和家庭拼一個不確定的未來。像《小別離》中的方圓(黃磊飾)、董文潔(海清飾)這樣,將幾乎全部的生活圍建在孩子周圍,讓彼此都負荷極重的父母,讓人覺得辛酸又好笑、隱忍又乖戾、可憐又讓人心疼。在中國,這樣的父母千千萬。這樣的家庭教育,所面臨的困境之一就是,當有一天,孩子通過努力走進了父母期待的象牙塔之後,反而會無所適從。第一次為了自己而活,他們反而染上了“空心病”,于是孤獨、茫然、無原因地感到痛苦和焦慮。殊不知,這些情緒早就滲透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來自同樣焦慮、痛苦、不知所措的父母。焦慮的孩子,焦慮的父母,一個個焦慮的個體,構成了當下這個焦慮的時代。

    美國心理學家羅洛‧梅曾說︰“生活在一個焦慮時代的少數幸事之一是,我們不得不去認識自己。”我們有幸見證了這個焦慮的時代,有幸成為這個焦慮時代癥候群的一分子,剩下的事,就是如何認識自己了。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7724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