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澄社評論】自己的實驗室 ---- 林宜平
2013/04/17 06:19:11瀏覽222|回應0|推薦0

近年來在環境運動中,開始出現「自己的實驗室」的訴求。由美國「寂靜春天研究中心」等環保團體發起的「環境乳癌運動」,有感於乳癌相關研究,不是接受政府經費補助,就是有化妝品業者的財力支持(如著名的「粉紅絲帶」)。主流流行病學研究過度強調個人生活型態、忽視環境毒物的影響,環境乳癌運動透過募款(有自己的錢),支持環境毒物的相關研究,試圖建立「自己的實驗室」。

由民眾小額募款所成立的「自己的實驗室」,最著名的是在義大利古堡裡、以職業醫學之父為名的「拉馬齊尼癌症研究中心」,這個成立於一九七年的毒理學實驗室,是目前僅次於美國毒理學計畫,全世界第二大的動物實驗室。因為長期研究的經費充裕,又沒有「球員兼裁判」的利益衝突,他們的研究結果不但受學界與政府管制單位重視,也有民眾的高度信賴。

不過,在環境與職業健康危害的爭議中,除了毒理學研究證據之外,常常需要流行病學研究與健康風險評估的證據支持。建立毒理學研究室,購置儀器設備、繁殖大小鼠、招募科學家等,要建立支持環境運動「自己的毒理學實驗室」,有錢和「自己的房間」是充分必要條件;但是,要建立環境與職業流行病學的「實驗室」(或是「研究室」)卻是有不同程度的困難。

流行病學研究與健康風險評估,經費與空間的需求並不高,只要有一台電腦、受過流行病學或風險評估訓練的專家,有時間又有能力,即可以完成,而真正的困難來自研究資料的取得不易。

環境與職業健康危害的研究,常與產業的重大利益息息相關,無論員工資料、製程中使用的化學物質,或是廢棄物的排放資料等,保存在政府部門的資料常不完備;資方又常以資料已銷毀、法規未要求或涉及商業秘密為由,拒絕提供。

台灣的環境運動要建立自己的實驗室,除了募款與尋找空間,更需要尋求管制單位的支持,透過立法公開及保存資訊,才能打開科學不確定的黑盒子,迎接春天的到來!(作者為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751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