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1/16 09:44:54瀏覽273|回應0|推薦1 | |
去年台灣擾攘不安,經濟成長能否「保一」尚在未定之數,失業率始終維持在高檔,物價漲幅乃近年之最,而民眾實質薪資倒退回十四年前水準,經濟表現不但居亞洲四小龍之末,在亞洲主要十二國亦是吊車尾,而東協又急起直追,台灣民眾生活痛苦,經濟被邊緣化,這才是昨天火大的民眾走上街頭的癥結。然而,多數台灣人民非常善良,沒有把「火大」變成「大火」,因此支持度只剩十三%的馬英九,三個加起來不到三成的財經首長,卻還能安於其位,不必下台或內閣改組,真是奇蹟。 當前民眾最關心的重點,乃是今年可望否極泰來嗎?坦白說,物極必反,谷底盤整久了,自然就會反彈,經濟情勢亦然。台灣或許更壞的機率不大,但要走出陰霾,仍有國內外的重大關卡必須克服。國內的主要關卡在年金改革、降低國債、國營企業的興利除弊,產業結構調整,扭轉現有台灣經濟與中國的「邊陲對核心」依賴模式,建立公平正義的資源分配。任何一項都是相當艱鉅的挑戰,勢必無法在短期內完成,但今年卻是改革成敗最關鍵的一年。主政者必須清楚宣示改革方向與內涵,更應拋棄私心與政黨立場,努力與在野黨、社會各界溝通,團結全民力量,方能克服既得利益階層的反撲,建構可長可久制度,打造幸福國度。此刻台灣最需要政治人物的崇高使命感與政治智慧,及堅毅的執行力,而非口水戰,亂呼口號,畫大餅,造成內耗與對立。一旦時光蹉跎,台灣的惡疾將積重難返,無藥可醫。 另一方面,來自國外的挑戰亦十分嚴峻。全球經濟自二○○八年金融海嘯後,至今只靠特效藥急救,使之免於崩潰,但復甦的步伐依然緩慢疲弱。尤甚者,以往擴大公共建設與內需的財政手段,乃是對抗衰退蕭條最有效的工具,此次卻收效甚微。因此,貨幣政策躍升為主要藥方,貨幣供給與GDP成長、就業息息相關。其中,美國首先採行的量化寬鬆(QE,Quantitative easing),本為挹注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卻一試成癮,至今已推出四輪,再加上扭轉操作,對市場釋出的資金超過兩兆美元。如此巨大資金洪水的溢出,在低利率環境下湧向商品市場,導致能源、原物料、黃金大漲,產生全球通膨惡果。 量化寬鬆將逼使其它貨幣升值,乃所謂「以鄰為壑」的政策,但全球經濟疲弱非僅美國,其它國家在金融海嘯中受創亦深,若貨幣升值,對衰退的經濟無異雪上加霜。故而,美國祭出QE後,歐盟與日本同樣開動印鈔機,無限量購買債券,而日圓最近更是大幅貶值,全球的貨幣戰爭,一觸即發。但在這場貨幣戰爭中,必須將台日韓的貨幣連動關係一起關照,才能真正分析出對台灣的利弊得失。台灣的主要競爭對手南韓,自亞洲金融風暴後藉大幅貶值,提升大財團的競爭力,造成三星、現代、樂金等跨國企業壯大。相對的,日圓、台幣皆有高估之嫌,對企業成本形成沉重負擔。但重新回鍋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此次似乎有備而來,藉著貨幣寬鬆使日圓劇貶,提出二十兆日圓振興經濟方案,以及將通膨目標值設定二%,在在一反日本這失落二十年的經濟政策,是否能挽救日本經濟回春,由日股最近一個月大漲近兩成,似乎透露出樂觀的訊息。 換言之,美元貶值,韓元也早已貶值在先,日本又加入貶值行列,台灣該何去何從?若從經濟基本面來看,台幣並無升值的條件,但國際熱錢不斷湧入,又似大洪水不斷推動台幣水漲船高。台幣實已處於進退維谷的困境,若放任熱錢壓境,匯率大幅升值,以出口為主的企業,將大受打擊。但台幣大貶,則許多民生物資皆仰賴進口,物價恐將大漲,加劇庶民的痛苦。台灣今年已是多事之秋,如今貨幣戰爭又將來臨,當前央行固然應對穩健,但貨幣戰爭牽動整體經濟發展,馬政府應審慎評估影響與衝擊,及早提出因應對策,方可在這場貨幣戰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相關閱讀: 1.「貨幣戰爭」是一場陰謀嗎? (2007.9) http://blog.udn.com/teddy5422/3961871 2.恩道爾評「貨幣戰爭」(2009.8)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