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942年河南大饑荒 蔣介石怒斥報災者造謠(2)
2012/12/06 07:11:19瀏覽294|回應0|推薦1

華夏經緯網   2012-11-06      來源:山東商報    責任編輯:楊馥戎

1942年的宋美齡:要求《時代》週刊解雇報道災情的記者

  一九四二年,蔣與他的參謀長、美國人史迪威發生矛盾,在黃山官邸吵嘴,即要不歡而散,宋美齡挽狂瀾于既倒,美麗地笑著說:“將軍,都是老朋友了,犯不著這樣慪氣。要是將軍能賞光到我的松廳別墅去坐一坐,將會喝到可口的咖啡!”[史料記載]

  史迪威中將當時被譽為“美國軍隊中最有才華的軍團指揮官”,他對中國有出色了解,被選派為蔣介石的盟軍聯合參謀部參謀長和中緬印戰區美軍總司令。赴華工作不久,史迪威就視蔣介石為“一個無知、專橫、頑固不化的人”,他在朋友中間輕蔑地稱蔣為“花生米”。由於國民黨一再戰敗,史迪威認為“治療中國頑癥的藥方就在於除掉蔣介石”。二人關係如此,作為美國通的宋美齡,不得不居間調停。19424月,在緬甸戰場上,宋美齡還拉著兩人合影。這張照片作為重要史料,被廣泛傳播。

  194211月,宋美齡以治病為名飛往美國。在美國的半年多的時間裏,她充當了國民政府外交特使的角色,為蔣介石集團爭取更多的國際援助。而河南的災情,為她的訪問增添了不光彩的一筆。訪問期間,美國《時代》週刊刊發了河南大饑荒的報道,她看到這篇英文報道後,十分惱火,竟要求《時代》週刊的發行人把在河南採訪的記者白修德解職。這招在美國,當然不靈光。而且宋美齡還在美國國會發表慷慨激昂的演講,表達對印度饑荒的同情,更諷刺的是,她當時的身份是印度災荒救災委員會主任。

  [人物命運]

  宋美齡此次訪美,雖然在贏得鉅額美援和美國公眾聲援抗戰等方面均取得了可觀的成果,卻在《中英新約》簽署中有關向英國索還香港主權一事上打了敗仗。蔣介石去世後,宋美齡在國民黨中的政治權力被削弱,晚年定居美國,20031024日,在紐約辭世,享年106歲。

  而史迪威則在蔣介石的不斷“努力”下,被羅斯福召回。

1942年的湯恩伯:大災之年徵糧徵夫

  仁慈心腸的湯恩伯將軍就在這時站了出來,步洋人的後塵,學洋人的樣子,開辦了一個孤兒院,用來收留洋人收剩餘的孤兒。這是好事。湯將軍是好人。但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孤兒院呢?白修德寫道:在我的記憶中,中央政府湯恩伯將軍辦的孤兒院是一個臭氣熏天的地方。連陪同我們參觀的軍官也受不了這種惡臭,只好抱歉地掏出手絹捂住鼻子,請原諒。

  [史料記載]

  1942年前後,河南駐紮的是國民政府軍湯恩伯部,黨務、政務、軍務、民生大權均集于湯恩伯之手,河南省政府有名無實。湯恩伯則被人稱為“中原王”。

  抗戰初期,湯為第二十軍團軍團長,參加戰役包括南口戰役、魯南會戰,以及臺兒莊會戰。之後湯兼任第九戰區第一兵團總指揮,第三十一集團軍總司令。1940年後湯恩伯兼任豫皖蘇魯四省戰區的行政長官。1942年湯兼任第一戰區副司令,以三四十萬軍隊駐河南等地。豫南大災,湯部仍大事擴軍,部隊素質良莠不齊。湯部為了維持軍費,在重災之區大事徵斂,河南省稅徵起著名的“湯糧”。他的所謂救災只是表面功夫,1943年春,災情發展到頂點,為防敵人來犯,他還強徵民工數萬人大修黃河。結果工程沒有做好,而死亡者不計其數。“水、旱、蝗、湯,河南四荒”,河南人民把湯恩伯列為四害之一。

  1944年日軍全面進攻河南,很多河南百姓趁勢拿起鋤頭、大刀成群地向國軍部隊發起攻擊,湯恩伯警衛旅被繳槍,湯本人化裝成伙伕逃走。更令人悲憤的是,湯恩伯兵敗時,倉庫存有的100萬袋麵粉尚夠20萬軍隊一年之用,全部落入日本人之手。他卻沒有將這些糧食分給災民。

  [人物命運]

  1949年蔣介石下野後,力薦湯出任京滬杭警備司令,負責隔江保護南京、上海。期間與湯恩伯亦師亦友的陳儀試圖向湯策反為湯恩伯所拒並呈報上級,於是蔣介石逮捕陳儀。19506月陳儀被蔣處死。湯在台灣期間,對自己的賣師求榮的勾當感到問心有愧,隱居在台北三峽鄉寓中,日漸消沉,1954年春,因查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腫瘤,赴日本醫治,同年6月死在了手術臺上。終年56歲。對他的去世,蔣介石如此評價:湯同志之死距離他指揮的上海保衛戰的時候,只有五年的光景。這五年時間,還不到2000天,照我個人看法,假使湯同志當時能在他指揮的上海保衛戰最後一個決戰階段,犧牲殉國的話,那對他個人將是如何地悲壯,對革命歷史將是如何地光耀!

 可參考:

1.陳奎德:大饑荒與毛澤東之責

 http://blog.udn.com/teddy5422/2499708

2.楊繼繩的《墓碑》

http://blog.udn.com/teddy5422/2710380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7105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