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2/13 00:57:30瀏覽342|回應1|推薦2 | |
2011.12.12 【喬楚君】 拜讀了范疇先生與筆名「為艾發炎」的先生為艾未未的某言論在《旺報》一來一往之交鋒,有些感慨,望與兩位先生交流。從范、為兩位先生截然不同的觀感,可見大陸與台灣兩地人民對於民主的價值觀、對於「中華民國」的定位落差是相當大的。 對於以劉曉波、艾未未為代表的民主人士在大陸所受到的迫害,我想,廣大的中國大陸民眾,最希望看到的是對岸中華民國的政治家站出來,為營救他們而能竭盡全力,尤其是中國國民黨。一個馬英九的聲音之價值遠大於一百個歐巴馬、一百個默克爾。 國民黨不敢大聲 所有同情劉、艾之遭遇的華人包括艾未未本人都很遺憾的看到,現實是歐美等國領袖不斷為營救他們而對大陸當局進行譴責,甚而將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劉曉波以為聲援。而在此期間中華民國的兩大黨態度是曖昧的,鑒於民進黨的政治立場,及其與北京當局互動管道有限,因此它對於聲援大陸民主人士並不積極是可以理解的。而中國國民黨在這兩年不僅對於聲援大陸民主人士無甚熱情,即連「六四運動」的紀念規格亦逐年降低,聲音亦日趨微弱。其原因為何,只因兩岸人民對於「中華民國」的歷史定位落差過大,對大陸人民而言,習慣性的將中華民國定位為涵包大陸在內的一個完整「中國」的名稱,因此不時有大陸遊客在台北向中華民國總統府對自己在大陸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提出申告;而對於台灣民眾而言,「中華民國」僅限於台灣而已,更不要提有心人士刻意與大陸進行切割了。 似艾未未這樣的藝術家、民主人士,身為大陸人民的一分子,亦莫能例外。即使全世界對於推動中國大陸政治民主化都噤口不言,置身事外,對於大陸民眾都是無所謂的,唯獨不能缺席的是中華民國政壇,是中國國民黨。而事實卻恰恰相反。 艾未未在絕望中說出:「台北的政界表現得很曖昧,作為一個小島政治完全屈服於強權,我覺得挺有意思的。」明眼人望而即知,這是一句反諷語。可惜范疇先生出於「小島」的意識形態,硬生生搞出什麼「大中國意識」、「平民意識」,甚而將列寧、格瓦拉也扯了進來。 陸人感情難接受 中國國民黨不願為劉曉波、艾未未他們與大陸當局撕破臉,原因很簡單,現今的國民黨只為2300百萬台灣人民服務,為了大陸民主人士擺脫禁錮而影響兩岸生意往來,會影響台灣人民的經濟收入,從而會影響到國民黨在台灣的執政權,不得不在此問題上表現曖昧,完全屈服於強權。這些行為,對於台灣人和國民黨來說很正常,而對於大陸人民卻在感情上極其難以接受,這是兩岸人民對於「中華民國」的歷史定位的巨大落差所造成的,艾未未的反諷更多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焉能歸罪於艾未未潛意識裏有「強權意識」,缺乏「平民精神」? 最後要說的是,兩岸人民對「中華民國」歷史定位之偏差、理解之不同,鴻溝之巨大,這是整個中華民族的不幸。不知范疇先生是否又要怪罪筆者有「大民族」意識?當然,即使怪罪也要說,全世界任何國家都有資格為了生意、為了金錢與北京當局眉目傳情,對大陸民主人士的非人待遇噤若寒蟬,唯獨中華民國政壇沒有這個資格,除非他們真的不想再做中國人了,已完全離棄了國父孫中山先生,背叛了中華民國建國綱領,真的把自己定位為「小島政治」,若事實果然如此,只能說艾未未眼光透徹,焉能反咬一口而強辯呢?不知范先生與2300百萬台灣人民以為然否?(作者為大陸自由撰稿人) 期許世界的艾未未 ---- 旺報 2011.12.12 (范疇/戰略顧問公司負責人) 本人完全同意「為艾發炎」作者對艾未未是個大寫的公民之論述,也相信作者所言,艾未未是個深沉的人道主義者,餘生最大的使命就是希望服侍下一代,對年輕人語多褒獎、疼惜,面對青少年時充滿平等、謙虛、友善,沒有驕傲和自誇。 筆者所撰「艾未未應洗脫大國意識」一文,其中要旨與上述觀點其實並不在同一層次。筆者所論,僅試圖指出,艾未未可以突破「中國強權背景下的艾未未」,而成為「世界、人類的艾未未」,因而有「反強權欺壓,應該是普世價值,與「小島」、「大國」何干?」一語。 台灣社會確實存在艾未未所歎對強權之曖昧,事實上這也是因為台灣民眾腦中尚存「小島」與「大國」之潛意識。筆者深信,這種「以大小論事」的潛意識,有礙人類在地球上的下一波文明。 「公民」與「平民」的概念並不在同一層次,「人道主義」與「平民精神」亦非同一件事。此處無法深入討論,有待日後機會。艾未未是一位勇對強權的、大寫的人道主義公民,世人毋庸置疑!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