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讀《我們臺灣這些年》的感想 ---- 阮永松
2012/01/04 10:34:11瀏覽571|回應0|推薦1

2009. 12

最近我買了一本臺灣青年廖信忠的著作《我們臺灣這些年》。我原以為在大陸生活過的臺灣人寫書,內容無非是抱怨大陸如何髒、亂、差,官員如何氣宇軒昂,人民如何缺少禮儀,不知排隊,自己如何辛苦。一口氣讀完此書,我被作者的包容和真誠感動了。

作者按照年份逐一介紹臺灣的歷史變遷以及自身的成長過程。當年蔣氏父子的威權統治、台美斷交、蔣經國十大建設、 美麗島事件、林義雄家族滅門血案,早期臺灣閩南客家的械鬥、漳州泉州幫的械鬥、原住民的苦難,眷村文化、在中央山脈開山辟路歷盡艱辛的榮民,晚景淒涼的外省老兵,民進党成立,開放黨禁報禁,解除戒嚴,千島湖事件,臺灣第一次大選,政黨輪替、外籍新娘,省籍情節…… 一一如實道來。

    大陸同胞對於鄧麗君、周傑倫、小虎隊、瓊瑤劇可能如數家珍,對李登輝、陳水扁、台獨、扁家弊案也耳熟能詳,對臺灣選舉過程中的一些局部賄選案也能娓娓道來,但是對於臺灣公民社會的發展進程可以說知之甚少,有人甚至可能一無所知。這本書內容其實非常淺顯,但是我能讀出作者的一片苦心,這是一個細膩、溫和、耐心、包容的年輕人,遣詞造句都充分照顧了大陸讀者的閱讀習慣,一個術語臺灣如何說,大陸是如何說,這讓我非常感動。

作者沒有回避千島湖事件對兩岸關係的影響,但是寫得非常冷靜克制。毫無疑義,千島湖事件是兩岸關係的一個分水嶺,千島湖事件之前臺灣大部分人都主張並相信兩岸必然會走向統一,可是事件發生後完全變調了。作為大陸人,我們應該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假如千島湖悲劇是發生在台中地區的日月潭,假如一大群嚮往寶島的大陸同胞在臺灣的船上遭遇當地土匪暗殺,大陸的家屬去臺灣料理後事,就案件細節疑點質問當地領導的時候,如果當地領導盛氣淩人,我們自己是何種感受呢?大陸同胞人人都會說: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可是我們對臺灣的公民社會究竟瞭解多少?兩岸之間資訊的極端不對稱性使兩岸人民之間缺乏基本的瞭解,臺灣不瞭解大陸,大陸更不瞭解臺灣。

    持平來說,這本書非常淺顯,沒有任何黨派色彩,非常客觀中立,由於作者年齡關係,內容略顯單薄。但是,作者的嘗試值得讚賞。這本書可以作為大陸青年瞭解臺灣的入門教材。我希望臺灣的前輩整理一下臺灣公民社會六十年的成長過程,內容最好包括土地改革、鄉鎮自治、早期縣市長選舉以及胡適、雷震、傅斯年、殷海光、李敖、龍應台的民主啟蒙,楊憲宏的環保經驗、柴松林推動消費者維權運動的經驗,慈濟、佛光山等創立發展的過程,以及蔣經國從特務頭子轉向民主先生的演變過程和歷史背景,李登輝前期的國統綱領以及兩岸的反應和互動?

正如新京報評論本書所言:人們為了保持善意的相處,只好保持沉默,設定“底線”。但沉默不是最好的方法,只有平等坦誠的表達與傾聽,才有可能真正瞭解對方,並在某個程度上形成共識。中國大陸官方和民間對臺灣漸行漸遠有緊迫感,希望儘快協商在政治達成某種框架。政治家希望對歷史有所交待,也希望青史留名。這些都可以理解,也值得肯定。但是協商之前首先必須瞭解對方,才有可能擴大互信、建立共識。

百聞不如一見,兩岸人民和官員之間互相走訪是加深瞭解的前提。知己還要知彼,溫故才能知新。過去三十年我們學會了曾經不懂的股票、證券、期貨、知識產權,今天我們還要學會尊重言論自由、結社自由、出版自由。只有建立在既尊重歷史、也尊重人權的基礎上,兩岸的政治融合才可能造福全民族。

    專制並不是什麼奇恥大辱,世界上所有國家和地區都經歷了從專制走向民主的過程。西方政治文明也經歷了從盜匪到紳士的歷程,雖然有些至今仍殘留著些許盜匪的印跡。在民主法治意識深入人心的今天,拒絕走出專制才是恥辱。

我相信善治是讓人民享有物質福利的同時,也讓人民享有更多的公民權利。拋開民主,只談民生,民生也是沒有保障的;沒有言論自由,社會穩定也是脆弱的。為了證明工傷,張超海不得不開胸驗肺;為了證明執法者釣魚執法誘民入罪,孫中甲不得不斷指鳴冤;為了保衛家園,唐福珍不得不引火自焚。 如果大陸也有邱毅這樣的民意代表監督政府、為人民仗義執言,這樣的悲劇就不會發生。如果有一些獨立的企業工會監督礦主,此起彼伏的煤炭災難就可以大大減少;如果有一些獨立的行業協會和獨立的消費者協會,大陸就不可能發生全行業集體作弊使用三聚氰胺的事件,結石寶寶的災難就可以避免。唯有公民社會才能實現真正的長治久安。

臺灣過去六十年的經驗教訓都是大陸的寶貴資產。對於大陸人來說,我們必須傾聽不同的聲音,我們必須學會過去不懂的東西;我們必須告別臣民社會,走向公民社會。公民社會應該是兩岸融合的基礎。任何黨派利益應該向國家利益、民族利益讓路。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60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