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0/05 07:29:11瀏覽280|回應0|推薦0 | |
事實上,依據中國審計署的調查,花在公益與基礎建設上的投資,約1/4沒有任何收益。商周記者6、7月在中國採訪,西部8線道的高速公路長達7小時的旅程,周邊僅一部鄰車;而號稱連結沿海精華區的京滬高鐵,從北京到上海的中途,有兩小時整個車廂除了記者外,沒有其他乘客,實情與官方網站公佈的高搭載率截然不同。 以中國社會趨勢觀察為內容的《新世紀週刊》雜誌報導,負責陜西高速公路計劃的雲南省鮑路有限公司,2011年4月向債權銀行發函,無力支付人民幣千億元借款,所以「只付息不還本。」雲南省鮑路有限公司背後就是地方政府;而中央清查的結果,全國只有54個縣級政府沒有借錢。2013年,地方債務有一半到了償還高峰,但過去中國地方政府靠炒房地產還錢,在房價已炒成泡沫情況下,如果地方政府還不起錢,最後就是由中國全民來埋單。 2011年6月28日,信評機構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表示,中國地方融資平臺問題如果沒有政府介入,內地銀行將增加不良貸款6個百分點,新增2兆5千萬元的地方壞帳;穆迪(Moody's)也表示,中國銀行不良貸款佔總貸款的比率,將會由1%升到5%。 中國將今年的通貨膨脹控制目標設定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增加4%,但2011年7月,CPI卻升到了605%,達到39個月新高。高漲的房價,以及浮濫的貨幣,都被視為通膨的元兇。如今,走進任何城市的超市生鮮區,買一塊豬肉的價格都讓人嚇一跳。中國豬價在今年創下史上新高,零售價大約新台幣112元,然而,在上海或是北京,底層的農工月薪不過人民幣1000多到2000元,吃1斤的豬肉就要花掉1/40薪水。食物價格飆升,已然悄悄成為百姓生活的壓力。 為了調整GDP成長體質,中國在「十二五規劃」以內需消費取代投資,成為中國經濟成長的動能。這表示,內需佔GDP比重要從現在35%提高到50%,然而,5年之間,消費佔GDP比重不升反降,如今,通膨更進一步抑制了民眾消費意願。然而,所有建議中國穩定經濟的手段,對中國都是兩難:對房市打得太過,地方融資平臺就會崩盤;但打得太輕,通膨又下不來。為收熱錢升利率,就連動匯率,連帶影響出口,更會吸引國際熱錢,但如果收得太慢,過熱的通膨也就沒有解方。 未來的中國,最好的劇本是GDP進入7%,中度成長;最壞的劇本是經濟成長率降到6%以下,變成硬著陸。這兩套劇本,分別會對全球經濟造成什麼影響?法國興業銀行一份名為「中國多米諾骨牌已然倒塌」(The China Domino has Fallen)的報告,描述了中國通膨將如何引發全球經濟骨牌效應: 國際貨幣基金(IMF)在2011年7月出版名為「中國溢出效應」(China Spillover)的報告,評估中國過熱的經濟如果沒有控制好,馬上會引發全球原物料進一步的漲風,但是,如果一下子經濟降溫過度,將衝擊中國全球主要貿易夥伴,包括現在G20中最主要的成員國。 為什麼中國轉折點會引起全球關注?眾所皆知,目前支撐全世界經濟榮景的就是四個主要引擎;如今,歐債像失火般在歐洲大陸蔓延,火苗一直都沒撲滅;美國剛度過舉債上限調高的危機,元氣大傷,起碼要兩、三年休養;日本在經歷海嘯之後,產生跨入第三個失落十年的疑慮。四大引擎,有三個熄火,如果再加上中國硬著陸,將是全世界不可忽視的經濟大災難。一旦中國硬著陸,新末日博士魯比尼的預言,全球在2013年遇到「完美風暴」(perfect storm),就可能成真。 然而,中國全力避免經濟硬著陸,還有更重要的原因。《黃禍》作者王力雄在接受《商業週刊》採訪時指出,他對經濟降溫的憂心在於,「以前靠錢擺平的問題,(經濟)減速之後,政府的錢緊了,社會矛盾卻在同一時間爆發,政府的控制力量一旦分散,就會控制不住。」「專制的特點是,關掉了所有的出氣閥,內部壓力卻不斷增高……。」根據中國《社會藍皮書》,中國10%的富人掌握社會80%財富;但是,剩下90%還沒有富起來的人,對於已經富起來的人,卻有強烈的仇視,認為這些人不是靠貪污,就是搞關係賺來。在財富差距擴大的同時,社會的憤怒也在累積。 在夏季高溫中,我們分別探訪北京小月河、上海南站石龍村。這兩個地方被稱為「蟻族」聚集處代表。來自全中國,擁有大學文憑的社會底層年輕人,從經濟不發達的城鎮農村、湧進都會區找工作,初期只能在都市邊緣蝸居,因為沒有人脈,進不去國營企業,往往只能在民營中小企業找個活,月領人民幣一、兩千元薪水, 但租個床位就要人民幣幾百元,面臨高通膨,像只螞蟻般辛苦的活著。 然而,中國經濟調控造成國進民退,民間釋出的工作機會減少,使得這群人的處境更為艱難。《蟻族》作者廉思估計,全中國蟻族人數近三、四百萬人,但他們躋身為中產階級的機會,「只有1%。」「年輕人都覺得自己是蟻族,」廉思說。如果中國經濟硬著陸,引發更多的失業,那會怎麼樣?就是如此強烈的社會不安,使得中國在進行經濟結構調整時遇到嚴重阻礙。 「中國人有人民幣14兆元儲蓄,讓他們花錢就有內需產業!」這是許多人對於中國內需商機的想像。然而,研究中國貧富問題的北京清華大學社會係教授孫立平卻指出,「人民幣10兆也許確實是一個讓人看了就吃驚的數字,但平均到13億人頭上,也不過每人1萬元多一點,其中相當一部分是人們的應急錢和保命錢。」更何況,如果仔細算,80%城鄉居民儲蓄由20%的人擁有。也就是說,10億4千萬人擁有人民幣2兆8千億元存款,人均不到人民幣2700元。絕大多數人面對的是一個收入成長不多,但物價飛漲的環境,高經濟成長究竟對他們是利是弊? 而中國的債務黑洞、高居不下的通膨、益加嚴重的貧富差距,經濟問題如今已轉化為社會質變壓力,就像失靈的標誌,正閃爍著燈號,預告失速撞車的危險,這是不折不扣的中國轉型關鍵。中國如果失速,全球就會失火,四大引擎還能不能動起來,中國將是未來兩年最大的變數。《商業週刊》 相關閱讀: 1. 陶冬:資產通貨膨脹(2009. 7) http://blog.udn.com/teddy5422/3206907 2. 中國樓市超級泡沫剛開始? (2009. 8) http://blog.udn.com/teddy5422/3240827 3. 時寒冰:中國樓市抗崩能力弱 (2009. 12) http://blog.udn.com/teddy5422/3627200 4. 中國通膨失控,原物料恐進一步下挫!(2010. 5) http://blog.udn.com/teddy5422/4307609 5. 操盤手:中國崩盤是時間問題 (2011. 1)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