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講述金融危機的全景故事 ---- 朱偉一
2010/11/17 02:14:57瀏覽294|回應0|推薦0

 

法制日報  2010-11-3

    《華爾街》續集《金錢無眠》主要講的還是華爾街的故事,是金融危機的全景故事,是需要一部長篇小說講述的故事。但如此紛繁複雜、曲折跌宕的故事卻被壓縮到一部兩個小時左右的故事片中,內容顯得過於擁擠,而且節奏太快。影片畫面重疊,故事也重疊,有如轉動不停的萬花筒,涉及父子關係、母子關係,還有愛情故事;既要講大人物的故事,又要講小人物的故事。

    《金錢無眠》猶如各類影片的重疊,包括《福爾摩斯》的懸念、《現代啟示錄》的世界末日、《基督山伯爵》的恩仇記、《金色池塘》的溫馨,又有《西雅圖之夜》的溫情浪漫。如果要拍愛情故事,那麼愛情故事必須是主旋律,歷史故事只能是背景,兩者不能平分秋色。如果愛情與歷史故事平分秋色,愛情故事就會被邊緣化,還有喧賓奪主的感覺。《金錢無眠》就有這個問題,華爾街氣場太強,華爾街讓一切真情虛假。李安的《色·戒》就以愛情為主旋律,戰爭再殘酷,也是故事的背景,始終是虛淡的背景。

    藝術家是傷感的,而銀行家是冷血的。《金錢無眠》是資本市場的叢林故事,但背景音樂卻是緩慢憂傷的旋律,有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老歌的意味,想來蘇格蘭作曲家格雷克‧阿姆斯壯真正領會和反映了導演奧利佛‧史東的意圖。史東幼年長期由父親單獨照料,父子情深,其執導的電影作品中反覆出現父子關係或是類似父子關係的師徒關係,《金錢無眠》也不例外。史東是想塑造人性化的金融家

    扮演男主角傑克的凱利‧馬里根是喜劇演員出身,但在《金錢無眠》中一反常態,眼中充滿憂鬱,見不到貪婪的目光。但每到陰謀戲暫停,每到角色訴說衷腸的時候,總是節奏上的一種干擾,而且給人很假的感覺。由此可見,資本市場要講述溫情比較困難。“斑竹一枝千滴淚,遍地哀鴻遍地血。”在資本市場這個地方,沒有白毛女,也沒有楊白勞,只有惡霸地主黃世仁和其管家穆仁至。在金融絞殺戰中,各大銀行下面的普通工作人員也是幫兇或幫閒。

    史東早年曾在法國的金融交易所工作過,但拍攝《金錢無眠》時仍然虛心求教,遍訪朝野各界相關人士,而且不惜重金聘請專家團隊。據說,史東為了此片曾經諮詢過二、三十位專家。《金錢無眠》原先塑造的壞人是對沖基金經理,後來改成了投資銀行高盛。劇本的金融顧問們說服了史東:這次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是銀行和證券公司,而不是對沖基金的經理們。

    演員大段念臺詞的難度很大,話劇中也有(話劇觀眾比較耐心),但電影導演通常不敢安排。反過來說,獨白最見演員功夫。《巴頓將軍》片頭巴頓將軍的大段獨白被視為經典。道格拉斯扮演的戈登‧蓋庫在《金錢無眠》中有大段獨白,道格拉斯指點江山、激昂文字,仍有其巔峰時的風範。道格拉斯臺詞念得好,而且臺詞本身也是警句疊出,像“這個政府比老婆還要可惡”、“父母的骨頭是孩子磨牙的好地方”,還有“打魚人遇到打魚人,那是未見其人,已聞其聲”。獨白還借用了巴菲特的一句名言,“金融衍生產品是大規模殺傷武器”。槓桿債務也被定性為“所有邪惡投機之母”

    《華爾街》一片中主題是貪婪,人物動機也是貪婪。《金錢無眠》中再添一個動機:嫉妒。史東的金融顧問們為高盛投資銀行家們作了心理分析,其結論是:投資銀行家亂來是出於嫉妒。投資的人自視本領高強,但拿的錢卻沒有對沖基金經理多,心中很是不平,所以大賭、特賭,最後高盛也成了一支變相的對沖基金,資本市場也成了一個賭場,拿整個經濟押寶,拿所有人的安危冷暖押寶。顧問們給的原話是這樣的:“你是邱吉爾‧施瓦茨公司(虛擬的)的首席執行長,就說這家公司是高盛的合成吧。立於世界之巔的本來應該是你,但你有一種空虛感,因為那個叫喬的對沖基金經理賺錢比你多,一年賺五億美元,而你只賺7000萬美元。那你怎麼辦?你會犯下極愚蠢的錯誤。”

    就其能量來說,投資銀行遠勝於對沖基金。在資本市場這個叢林中,有人評論說,對沖基金是游擊隊,是特種部隊,神出鬼沒,機動靈活。而高盛這樣的投資銀行是主力部隊,是羅馬軍團,排山倒海,勢不可擋,所過之處,摧枯拉朽,片甲不留。

    注重細節是好萊塢的特點,但影片卻難免存在“內在的蒼白”。美國作家詹姆斯‧法雷爾在《好萊塢的語言》一文中批評過好萊塢,說是“細節上的追求是不遺餘力,場景、服裝等所有表面細節都很到位。細節的到位卻恰好掩飾了人物內在的蒼白。房屋看上去像房屋;街道看上去像街道;人物舉止、說話像人物,但缺乏人性、可信性和動機”。好萊塢也有揭示人性的大片,但《金錢無眠》不是。女主角溫妮太假,英國演員凱利‧馬利根幾乎無戲可演,水準發揮不出來。作為炒作已久的大片,《金錢無眠》有差強人意之處,但作為記實性的影片,仍然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至少它揭開了華爾街的部分面紗。金融界的面紗不好揭,政界、司法界、學術界、新聞界,大多已經屈服於華爾街。通過海量政治捐款,華爾街搞定了華盛頓的政客。招安教授就更加容易了,資助幾個專案,出點諮詢費,學者們就歡天喜地了。金融寡頭更直接或間接地控制了許多新聞媒體。經過幾代人的努力,華爾街和在其他領域中的同盟軍終於搞定了美國最高法院,至少是搞定了半壁江山———大法官中半數是親近大公司的共和黨人。

    只有好萊塢還沒有被華爾街攻陷,儘管這兩個山頭有不少相似之處———從編寫劇本和拍攝,到發行和上演,電影很像一個小型規模的公司上市,有時趕得上中等規模的公司上市。好萊塢能夠守住自己的地盤靠的是天才,史東是個天才。許多中國朋友眼巴巴地想得一個奧斯卡獎,可史東得獎簡直是信手拈來,好像奧斯卡獎就是他家辦的。史東本人得過兩次最佳導演獎,其導演的影片共得過九個奧斯卡獎。好萊塢的導演有才、有錢,自己可以籌錢、賺錢,所以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來講述資本市場的故事

( 休閒生活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4606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