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強行推動ECFA 有礙台灣永續發展 ---- 林其昂
2009/09/17 08:16:42瀏覽1327|回應0|推薦1

    執政的國民黨政府不斷透過中央相關部會(如陸委會、經濟部等)來鼓吹與中國大陸儘速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種種好處與迫切性,但是檢視預計進行協商的經貿活動本身以及推動的過程,在在都存有讓人感到質疑的地方。

    首先,陸委會發佈的政策說明中提及,推動ECFA將以政策透明化來祛除民眾疑慮並由民意加以背書,但實際情況是絕大多數台灣民眾並不瞭解ECFA的作用與內容,更不用奢言要替政府背書了公民對於公共事務的參與程度,是衡量現代社會永續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政府若有心著眼台灣的永續發展,推動ECFA之首要工作之一,應是廣徵民意,並聆聽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的不同聲音。

    此外,當前民間的一些產業(諸如石化、塑膠業等)不斷地配合或敦促政府推動ECFA是罔顧企業社會責任(CSR)的作法,更背離了社會永續發展的基本精神與方向。經由簽訂ECFA來降低關稅以利出口,國內的塑化、化工、鋼鐵與機械業等是明顯的受惠者,但是這些既得利益產業均屬高碳、高耗能與高污染的產業。如果政府要真正落實早先推動的節能減碳,則儘速制訂政策加速上述產業的轉型與淘汰,並進而建構低碳、低耗能與低污染的產業結構模式,才是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

    國內學術界雖然不乏強烈支持簽訂ECFA的論調,但幾乎都是依循傳統自由經濟與貿易之思維,認為加強兩岸經貿活動是提升我國經濟產值的不二法門。自由經濟的模式固有其可取之處,但是推動台灣永續發展的模式,卻需要多元的思維與論辯,不宜也不適合由傳統的自由經濟思維來逕行主導。舉例來說,以永續發展為思想架構的綠色經濟生活模式,強調在地的生產與消費,並不鼓勵長距離、跨越國界的貿易活動,由此可見永續經濟思潮的與時俱進。

    最後要再次提醒馬劉政府的是,刻意忽視兩岸特殊政治關係,不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該有的態度,而一味地加強與對岸的經貿活動,也不是促進台灣永續發展的長久之計。政府的努力方向,應該是不斷地思索如何提升台灣民眾的生活品質,並據此規劃出有益於台灣永續發展的產業升級與兩岸經貿模式。(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財政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3324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