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8/22 13:20:28瀏覽247|回應0|推薦0 | |
2014/4/28 財政部長張盛和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雙張會」確立住宅政策方向包括推動房地合一實價課稅、調整非自用房屋稅、推動愛心房東、國有地活化、都市更新等,其中以房地兩稅合一實價課稅最具打房「殺傷力」,業界皮皮挫。 稅制和房市息息相關,2000年代初期房市不景氣,政府降低土增稅,又調降遺贈稅,拉高了房市成交量,也引進海外資金,造就了這10年房市大多頭。但房價持續上漲,找不到去化管道的資金集中流向房市,哄抬房價,房子變成「投資標的」,有自住需求的人反而買不起房,高房價成了民怨之首,政府被迫祭出信用管制、奢移稅等打房措施,房市逐漸降溫,2012年台北市甚至出現單月移轉棟數不到3000棟的慘澹現象。不過,以往的打房政策雖然影響房市成交量,抑制房價效果卻相當有限,如今政府研擬推動稅制改革,可說是「打房必殺技」。 目前稅制是房、地分離課稅,房子(含預售屋)的部分以「財產交易所得」課稅,土地則課徵「土地增值稅」,土增稅計算公式包括土地坪數、持有年限等因素,例如賣方把土增稅轉嫁到開價中,等於買方幫賣方繳土地增稅。 而房子以「所得稅」方式課徵,所得愈高、繳稅愈多,例如年收入300萬元的人,所得稅級距為30%,售屋獲利200萬元列為「財產交易所得」,都計入當年度所得,因此適用所得稅級距可能由30%變成40%,這筆稅金,不像土增稅可以分割計算,並且灌入售價。 實價登錄資料愈來愈豐富,稅捐單位可以很容易查到前手與這次轉手的房價,不僅省下查稅人力,甚至不需要修法就可以提升不動產稅負收入。 若政府實施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將大幅提高投資客成本、降低他們的投機行為,但也可能打到自住換屋的人,房市結構將質變,房屋投資性銳減,節稅功能也愈來愈低,房市強漲狂飆的榮景不再。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