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勾串臺灣歷史的詩
2009/02/23 12:45:44瀏覽1305|回應0|推薦0

1.《復台》 鄭成功  1662

開闢荊榛逐荷夷   十年始克復先基

田橫尚有三千客   茹苦間關不忍離

鄭成功驅逐荷蘭後所寫 雖名《復台》但係指其父鄭芝龍以台灣作武裝海商事業的根據地而言 因當時台灣尚不受明帝國管轄 乃海盜的天堂樂園  是外國史家有稱東寧王國乃海盜王朝

2.《絕命詞》 明朝 寧靖王 朱述桂  1684

艱辛避海外  總為數莖髮

於今事畢矣  祖宗應容納 

◎此詩流露出亡國的悲哀 詩畢 即在王府上吊自殺 寧死亦不附清 台南現留有五妃墓古蹟  康熙曾曰「台灣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 1684清帝國拿下台灣 雍正領有台灣40年後 尚曰「台灣地方自古不屬於中國,然皇考聖略神威,納入版圖」。

3.《離台詩》  丘逢甲  1895

宰相有權能割地  孤臣無力可回天

扁舟去作鴟夷子  回首河山意黯然

    此詩流露出先民身為台灣人的悲哀 清朝認與台灣關係不深才割讓給日本,李鴻章乃主事馬關條約之要角,不也譏「台灣之地,鳥不語,花不香;台灣之民,男無情,女無義,割之亦不足惜」,故清廷向來即不是很看重台灣,只是怕台灣威脅到帝國自身邊防,剿滅此海盜聚集逃脫、整補之處而已,史載吳沙父子二代開墾噶瑪蘭,至死都未領到開墾證明,足以證之。

4.《六十述懷》 林獻堂  1940

民權重自由  言論加壓逼  未甘久雌伏  一飛衝霄翮

糾合諸同志  上書請變革  台灣宜自治  議會應採擇

東京冒風雪  歷訪官紳宅  力說仲民意  猜疑未能釋

或憫其愚蒙  或視為叛逆  成敗一任天  犧牲何足惜

奔走二十年  此心徒自赤  問君何所得  所得雙鬢白

◎此詩流露出先賢只為爭自由 即被視為叛逆的無奈 可見在外來政權的統治下 身為台灣人的悲哀

5.《海峽》 李敏勇  1990

在敵對裡  偽裝親善  但危機潛伏著  使海變成灰色

那是軍艦的顏色  那是鼠的顏色  埋葬夢  吞噬夢

曖昧的風景  陰險的水域  警戒的陣地  模糊的國界

堆積著白骨   堆積著殘骸

◎一昧地傾向中國 失去了心防 詩人的敏感 道出了危機的台灣

6.《經常有人向我宣揚》   吳晟  1996

要求 淤積暗傷  寬恕棍棒

要求 無辜魂魄  寬恕刀槍

要求 斷肢殘骸  寬恕砲彈

要求 荒煙遍野  寬恕烽火

要求 家破人亡  寬恕陷害

全詩詳於 http://www.tces.chc.edu.tw/center1/taiwan/h/h3/h35/h353.html

◎統治者犯下的殘暴罪惡  應只有被害者有權來寬恕 而非由統治者形塑輿論 宣揚寬恕的美德 這是對被害者的二度傷害 國民黨人針對228事件及其後的白色恐怖統治 總要求「向前看」讓歷史傷口自然癒合 卻不願將其罪惡統治所得的「黨產」還諸於民 

7.《台灣哲人的悲劇--林茂生博士》

痛心漢土三千日  可無隻手挽狂瀾

孤憤楚囚五十秋  歌哭終難慰鼻酸

歲序易過人易老  從此南冠欣脫卻

空留一劍匣中寒  殘年儘可付閒鷗

◎林茂生出生的八年後(一八九五年),台灣被滿清出賣給日本﹐林茂生自此度過他所謂的「孤憤楚囚五十秋」的歲月。一九一六年他從東京帝大畢業﹐成為台灣第一位文學士;一九二九年底成為台灣人獲文科博士學位的第一人,也是台灣第一位哲學博士。一九四五年八月中,二次大戰結束,林茂生終於告別「孤憤楚囚五十秋」的歲月,他自以為「從此南冠欣脫卻,殘年儘可付閒鷗」,沒想到,一年半後,他不但不能像海鷗一般的自由翱翔,卻在二二八事件中喪命於他所迎接的「祖國」槍下!----- 詳於林茂生博士紀念館開幕感言

http://www.hi-on.org.tw/bulletins.jsp?b_ID=53031

8《恢復我們的姓名》  排灣族 詩人  莫那能

如果有一天

我們拒絕在歷史裡流浪

請先記下我們的神話與傳統

如果有一天

我們要停止在我們的土地上流浪

請先恢復我們的姓名與尊嚴

全詩詳於  http://mail.dali.tcc.edu.tw/~shiejm/poem/11.htm

70年代的這首詩 不僅是原住民朋友的哀訴 更可視為台灣人共同的心聲

9.《福爾摩莎頌》  鄭智仁  1993

FOR-MOSA  咱的夢  咱的愛  親向阿母叫阮的名

搖啊搖啊搖  惜啊惜  永遠抱著美麗的夢

FOR-MOSA  咱的夢  咱的愛  有咱祖先流過的汗

搖啊搖啊搖  惜啊惜  永遠抱著美麗的夢

FOR-MOSA  咱的夢  咱的愛  無怨無悔來期待

搖啊搖啊搖  惜啊惜  永遠抱著美麗的夢

    「和談」這詞兒在中南海的運用,只是「權術」的變裝而已,他和氣地與你溝通,只要你同意他的條件就好,如果你拒絕他的和氣要求,那就是「敬酒不喝喝罰酒」的挑釁了,「和」只是一種方法,一種手段,從國共數次和談的歷史解析,不也印證目前的看法嗎?黨下天的權威乃是對於獨尊儒術的皇權,更進一步的深化。一邊是深化民主的台灣,一邊是深化權威的中國,在思想的平行線上,卻逢歷史的命運交叉點,到底是民主要低頭,還是權威須褪色,或許人民的意志,才是這個問題的解答,因為民主的台灣求和而不可得,終究被迫凝氣會神的捍衛台灣而戰!因為我們的祖先,選擇「出走中國」,我們這些後代子孫也只不過恪遵祖訓:好好建立一個美麗的家園--台灣。

可參照 版主 [2006.8台灣本土觀點 ] http://blog.udn.com/teddy5422/2471559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2677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