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自由社論》台灣經濟吹起寒風
2015/07/15 09:26:32瀏覽195|回應0|推薦0

2015-06-29

    年初春意盎然的台灣經濟最近吹起一陣寒風。今年一到五月出口年減五.七%;五月外銷訂單年減五.九%,是近廿二個月以來最大衰退幅度。景氣上月亮起藍燈,本月稍微好轉,但官民機構紛紛下修今年GDP預估值,而經濟顯現的疲態,令人憂心可能重蹈二○一二年GDP預估值連九降的覆轍。

    景氣循環本有週期性,一時的起伏不足為慮,然而,此次出口衰退的持續性、幅度與區域性,卻反映出結構性崩壞的徵兆。而由數據檢視,此一結構性因素乃是對中國的經貿依賴與紅色供應鏈崛起。目前我國對中國出口金額占GDP比重約十六%,全球排名第二,而中國占我出口市場約四成,我對中國市場之依賴已然偏高,嚴重傾斜。尤甚者,一到五月我對中國出口衰退六.九%,而五月份對中國外銷接單大幅減少,年減十一.六%,是連續第五個月衰退。

誠然,我國對中美歐日東協五大出口市場亦多衰退,但原因卻截然不同。其他區域純粹是景氣低迷,進口需求不振所致,但對中國出口的衰退,一方面固然也有景氣因素,更重要的卻是競爭對手出現,即紅色供應鏈崛起,導致中國企業與中國台商大量採用其本地供應鏈之原物料零組件,降低從台灣的進口。換言之,我部分產品在中國市場與產業鏈消失,並非需求不足,而是被取代了。因此,縱然中國景氣復甦,此種訂單也不會重返。以我對中國的高貿易依存度,一旦對中國出口衰退,勢必對我經濟產生重大衝擊。

    論者或者辯稱,我出口雖然衰退,GDP下修,預估仍有三%以上的成長,經濟仍在正常的軌道上運行。然而,當前的經濟成長係因進口衰退的幅度大於出口,導致順差反而擴大,為GDP加分不小。但民間消費與民間投資低迷不振。這種不健康的經濟成長結構,元大寶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國源稱之為「失焦式成長」。 而我多數產業以出口為主,兩千三百萬人口不足撐起龐大內需市場,而房市、股市皆是虛擬經濟,不能代表實體經濟的紮實內涵。因此,台灣經濟若要重現風華,擴大出口的質與量,仍是重要方向。

    然而,目前我在五大出口市場都面臨重大挑戰。歐洲經濟剛走出加護病房,需求低迷,歐元的重貶,對我出口更是雪上加霜,一至五月我對歐出口衰退十二.一%。日本一向是我貿易逆差最大的市場,近年安倍三箭促使日圓劇貶,我商品競爭力相形弱化,五月份外銷來自日本訂單衰退達廿三.八%,令人怵目驚心。部分東協國家近年成長力道強勁不輸當年的四小龍,加上不論是美國主導的TPP,或中國帶頭的RCEP,均以東協為核心,形成一股新興力量。我對東協出口近年亦有明顯成長,可惜當年多數台商不重視李前總統主政時提出的南進政策,卻選擇西進中國,因此我對此一鄰近區域缺少經營與了解,如今要擴大對其出口投資,仍有待多方努力。美國則是唯一景氣確定復甦的國家,因此聯準會幾乎確定升息的時程與幅度,而我對美出口亦有五%以上的成長,顯示我應重視此一消費力強的市場。

    不必諱言,中國是我最大出口市場,但是,它已經由我海外主要生產基地,變成經濟上的競爭對手。嚴重的是,它更是我政治上的敵人,經濟上的依存關係已淪為其影響台灣的籌碼。中國包藏禍心,不能依靠,且其本身問題重重,包括房地產泡沫、債務危機,經濟疲弱,百病叢生,如今更製造出一個瀕臨失控的股市大泡沫,一旦破滅,恐將形成超級風暴。

    由此觀之,台灣經濟的出路,在於降低對中國的貿易依存度,多元分散出口市場,以及扶植本土產業,與中國保持距離,才不會成為中國金融風暴受害者,但是馬總統任期所剩無幾,本身又具統派意識形態,只會強化而不會降低對中國連結,已經不可期待,只有寄望於競逐大位者,拋開空泛口號,提出具體的政策方向與實施步驟,才能挑起台灣經濟復興的重擔。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2595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