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5/26 05:43:24瀏覽1680|回應0|推薦0 | |
開放民進黨 2015-05-22 臺左維新 認清台灣是一個移民社會,我們的祖先可能有不同的過去,但彼此在這座島嶼共同生存、共同經歷當下,也才能一同走向未來。 從原住民與炎黃子孫談起 今年3月中國的官網指出,「台灣少數民族代表首次組團赴陝公祭黃陵」,並由郁慕明率領原住民青年出席。該新聞在台灣鬧得沸沸揚揚,民進黨立委也在立院質詢原民會主席的立場與意見,主委林江義說:「黃帝不是原住民祖先」,若把原住民變成炎黃子孫就是鬧了笑話。 但無獨有偶的,前不久在高雄市桃源區所舉辦的「全國布農族射耳祭」開幕典禮中,中國國民黨中常委戴錦花說出「布農族的八部合音、布農族的報戰功是中華民族的驕傲」的言論,引起布農族人的強烈不滿。「守護布農族行動聯盟」更公開發文譴責,要求戴錦花公開正式道歉。 這樣的事件與新聞只是單一的個案嗎?恐怕不是。從中華民國的傳播機器到教育政策,其實都是在複製大中國思維與認同,從獨尊中文與中華文化,乃至於歷史教材仍將中國看成是主體而視台灣為中國統治的繼承。不但與台灣主體性顯得格格不入,對於擁有自身悠久歷史與獨特傳統文化的原住民更是一種文化壓迫與殖民主義的延續。那麼,對於容易引發台灣人焦慮與緊張的認同,我們應該怎麼去認識與思考呢? 民族主義的思考途徑:原生論 vs. 建構論 民族主義與國族認同在學術界的研究中,通常有兩種途徑與思考方式:原生論與建構論。前者強調民族在先天上所共享的本質,例如語言與文化;而後者認為民族與認同是透過建構的過程而在後天所形塑出來的,學者班納迪克.安德森的《想像的共同體》便是持此觀點。不過,以上兩者都是理論上所謂的「理想型」。例如德國與法國,前者可以看成是原生論的代表,而後者則較偏屬於建構論;但相較於美國的公民民族主義,其建構的成分又較法國更高。由此可知,世界上少有一個民族或國家可以完全滿足其中一種,而多半是兩種的混合。 從這兩個觀點再來看新聞事件中的「中華民族說」與「炎黃子孫說」,特別是放入台灣與原住民的脈絡中,更顯得其論點的尷尬之處。 台灣人,你還相信中華民族嗎? 不論是「中國人」、「中華民族」還是「炎黃子孫」,都是近代之後中國為了政治目的而「建構」出來的概念;可是在宣傳的時候,又一躍而成為以基於本質或血緣的身分象徵──只要你符合說中文或祖先來自中國,你就是中國人或中華民族,不但藉此抹殺其它認同,甚至變成政治上為了方便中國併吞他國的口號。中華民國政府是如此,中華民人共和國為了加速併吞台灣的腳步也是如此;所以我們才會看到讓台灣原住民去背誦中國歷史與認同「中華民族」如此荒謬的事情。 我們不能否認台灣人身分的建構中也有血緣與本質的部分,例如原住民各族以及其後各時期移民的語言與文化皆不相同。但是,這樣的差異並無礙於我們「認同」的基礎:對台灣這塊土地的認同,對台灣歷史的認同,以及對台灣人自身的認同。 唯有認清台灣是一個移民社會,我們的祖先可能有不同的過去,但彼此在這座島嶼共同生存、共同經歷當下,也才能一同走向未來。 對未來政策的幾點思考 如果台灣能成功獨立建國,則這個國家的想像絕不是複製過去由一個文化或民族霸權壓制社會其他族群的國家;認識彼此的差異,才是取得共識與邁入命運共同體的基礎。那麼,就從打破「中華民族」或「中華文化」這種以政治為目的行壓迫之實的結構與口號開始。 最後,對於強調從台灣在地與本土出發,又重視進步與人權價值的民進黨,你們的族群、文化與教育政策還是要複製以往國民黨與中華民國的大中國思維嗎?如果否,那麼請更具體地提出一個以台灣主體性為思考,既能兼顧歷史正義又可徹底落實文化平權的系列政策吧!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