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半導體領域專家,李嗣涔對於“修行”的研究 (上)---- 百度
2025/02/17 12:48:17瀏覽42|回應0|推薦0

2021-05-13 白樸說

大家好,我是白同學,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李嗣涔。你會有這個疑問嗎?為什麼很多大名鼎鼎的科學家晚年都開始轉向神學研究呢?比如牛頓晚年因為癡迷于煉金術還曾留下過百萬字著作,再比如錢學森晚年因為執著於人體科學還曾多次召開特異功能研討會,難道科學的盡頭真的是神學嗎?難道科學家竭盡一生真的只為證明神的存在嗎?實際上,恰恰相反,很多人弄不清楚一件事,研究神學和相信神的存在是毫不相干的兩件事,就比如拿《道德經》來說,《道德經》中的“道”闡明的是一種天地規律,而不是人格化的神,後世科學家的研究也不例外,他們研究神學,是因為他們認為世界上還存在著一些人類沒有觸及到的秘密,而神學,只是他們的研究手段之一,牛頓渴望借助煉金術來尋找科學界限,錢學森希望利用人體科學來打破科技壓制,我們今天要說的李嗣涔也不例外。

簡介李嗣涔

李嗣涔出生於1952年8月13日的臺灣,在1974年時畢業于臺灣大學電機系的學士班,大學畢業後的李嗣涔又去到了美國的斯坦福大學繼續求學,到了1977年,李嗣涔拿到了斯坦福大學的碩士學位,到了1980年,李嗣涔又拿到了斯坦福大學的博士學位,電機系誕生於十七世紀初,發展於十九世紀的後半期,主要的應用方向就是電報、電話以及電能在供應與使用,所以,按照這個發展進度來看,李嗣涔所選的電機系是當時比較熱門的專業,就像是今天的大資料與人工智慧專業一樣,專業熱門,再加名校加持,李嗣涔在當時也算是炙手可熱的高新人才了,為了讓自己的專業技能更進一步,博士畢業後的李嗣涔又留在了美國的ECD公司工作,主要從事“非晶矽太陽電池的開發”,非晶矽太陽電池其實就是指通過光電效應把光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通俗點理解就是光伏產業,比如說現在的光伏發電,現在再從上帝視角來看,就算是高速發展的現代,李嗣涔所學專業也屬於高精端領域。到了1982年,李嗣涔返回臺灣,學業有成的他打算將自己的經歷奉獻給自己的母校,所以他去到了臺灣大學擔任副教授,到了1996年,李嗣涔又擔任了臺灣大學的教務長,九年之後,也就是2005年,李嗣涔因為表現突出,並通過中華民國教育部遴選,至此,李嗣涔正式擔任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在半導體領域的研究在國際上也有一定聲望,屬於國際上的半導體領域專家,就在人們以為李嗣涔將在半導體領域持續深耕的時候,沒想到變故就此到來,這一場變故不止讓李嗣涔的學術地位遭到嚴重質疑,而且使他放棄了自己已經奉獻了前半生的半導體領域,甚至,直至今天,李嗣涔仍被臺灣學術界所抨擊,李嗣涔到底經歷了什麼變故呢?他為什麼放棄半導體領域呢?放棄半導體領域之後,他又去研究了些什麼呢?

特異功能之研究

其實從很多方面來說,李嗣涔研究方向的轉變是一個時代變換的結果,在1970年冷戰時期,美國為了打破均衡做到科技壓制,所以,美國國防情報局、中央情報局和一些知名學術團體共同成立了“星門計畫”,“星門計畫”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超能力與人體潛能開發,在這個“星門計畫”中所孵化的代表就是美國通靈部隊,蘇聯為了應對這個所謂的“通靈部隊”,也組建了一直絕密的超能部隊,這個超能部隊就是後來被官方披露的蘇聯10003部隊,大國之間想要通過這些魔幻的東西決出勝負,小國也想要通過這些魔幻的東西去趕超大國,所以,就當時來說,全球範圍內都掀起了一陣特異功能潮,無數著名科學家開始湧入這個全新的學科——人體科學。

在當時,臺灣有一個叫做國家科學委員會”的機構,陳履安就是這個機構的主要負責人,可能有很多朋友不太熟悉陳履安,在民國時期,陳履安曾被稱為是“國民黨四大公子”之一,陳履安與李嗣涔在很多方面都十分相似,他們都是高材生,所選專業都是電機工程學,陳履安畢業于麻省理工學院,回到臺灣後擔任過臺灣科技學院院長,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組織工作會主任,甚至還做過國防部部長,從很多方面來看,陳履安都應該是科學界的一份子,但奇怪的是,五十歲後的陳履安突然開始轉向佛學研究,結合當時的時間點來看,很多人都猜測陳履安是想要從佛學中找到打開通往人體科學大門的鑰匙,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陳履安邀請了十幾位教授共同研究人體科學,而李嗣涔就是其中一位,投入人體科學研究後的李嗣涔經常會在臺灣大學舉行各種特異功能研討會,甚至還曾帶人去到台大醫院捉鬼,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李嗣涔拋棄了自己熟知的半導體領域,同時,他也拋棄了自己在學術界的地位。

人體身心靈學

人體身心靈學,就是李嗣涔在放棄半導體領域之後所研究的新學科,說到這裡我們停頓一下,說起李嗣涔,必須要談的就是李嗣涔研究的人體身心靈學,但是,這並不代表著人體身心靈學就是真實存在的,接下來的內容我們會主要講述一下李嗣涔的研究課題,研究過程和研究結果,至於是否真實大家自行考證,重點提一下,接下來的內容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目前來看,只能算是奇聞,尤其提示大家的是,依靠這些研究去謀利,或者是故弄玄虛,故作神秘,這些都不應該是科學與玄學融合或者是進步的管道。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18180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