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10/01 11:31:59瀏覽224|回應0|推薦0 | |
農試所研究:土質、作物、農法三管齊下(1) 2019年06月10日 記者 孫文臨 台中報導 37年前桃園發生台灣第一起鎘米事件,且陸續在全台各地農地檢出鎘污染狀況,重創台灣農業形象,至今台灣民眾聽到重金屬污染仍心有餘悸,雖然農地污染肇因於工廠廢水的非法傾倒,但農地工廠的問題仍難分難解。 因此,農試所投入多年研究農田與鎘污染間的關聯,農試所農化組副研究員林毓雯博士率領的研究團隊就發現,雖然部分土壤有輕微鎘含量,但只要透過土質改良、品種挑選、農藝管理三管齊下,就能大幅度降低農作物的鎘吸收,維持農田持續耕作的一線生機。 鎘米事件37周年 違章工廠問題難解 農地復耕找出新解方 1950年代,日本富士山縣發生「痛痛病」事件,起初罹病原因不明,只知道患者全身的關節和脊骨會產生疼痛,嚴重者甚至會骨折。經多年研究調查後,1968年,日本中央政府厚生省(類似台灣衛福部,2001年改為為厚生勞動省),確認「痛痛病」肇因於當地河流神通川受到鄰近的礦場污染,水中重金屬鎘污染嚴重,長期飲用導致鎘中毒,引發骨質疏鬆症及腎衰竭的病況。 痛痛病是全球最早證明公害污染致病的研究之一,因此引起國際間的關注,各國開始著手進行環境調查。台灣在1982年發生第一起「鎘米」事件,位於桃園縣觀音鄉大潭村的高銀化工排放含鎘廢水,周邊農地遭受含重金屬的灌溉水污染而種出鎘米。後來彰化、台中、雲林等地都驗出鎘米,許多鎘米甚至流入市面,造成人心惶惶,也激發了許多台灣人對於土地的關注和環境倡議。 37年過去,這幾年政府仍偶有零星檢驗出重金屬污染的農田,2018年環保署就又新增分別位於彰化、台中、桃園等地共45處合計約6.1公頃的農地,列為管制場址,農作物須全數移除,直到污染移除前,農民也不得耕作。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於2018年向環保署土污基管會申請歷年調查面積與確認污染的農地面積,結果查出的受污農地有1089.5公頃,佔全部調查農地的5%。 然而,經環保署整治後恢復耕作的農地,仍有少部分可能被農政單位抽測到作物鎘濃度超標。這些農地成為鎘污染潛在風險區,也成為農政單位的新挑戰。 為了解決土壤鎘濃度合格但所生產作物鎘濃度不合格的問題,農試所多年來致力「建立鎘污染潛在風險區作物安全管理改善措施」,並會同地區農業改良場,希望透過農藝管理方式,讓具有潛在污染風險的農地,農民能夠繼續耕作,而不影響稻米、蔬果等農作物的重金屬含量,目前這項研究的成果已可提供農民實際運用。 鎘污染難以根除 翻轉思維即可與重金屬共生共處 農試所的「建立鎘污染潛在風險區作物安全管理改善措施」,要透過土壤的酸鹼值調整、農藝方式及作物的選擇等三種方法,讓具有潛在污染風險的農地,農民能夠繼續耕作,而不影響稻米、蔬果等農作物的重金屬含量,這項計畫的研究成果已臻完善。 林毓雯,從過去及國外的研究已經發現,pH值偏酸的土壤,會提高鎘的溶解度,增加作物鎘濃度超標的風險,而農地土壤質地屬於砂質,也比黏質土壤所種出來的作物,有更高的超標風險。 在品種方面,林毓雯表示,水稻當中以秈稻品系的鎘吸收能力高於稉稻品系,而蔬果雜糧作物中,花生對鎘的吸收是明顯比其他作物更強,豇豆、豌豆、胡瓜、苦瓜這些作物的鎘吸收能力就比較低。他說,除了作物品種和土壤酸鹼值以外,土壤的水分管理也是影響水稻鎘吸收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