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邁向共存 醫師曝應思考如何有秩序輪流確診積群體免疫 ---- 聯合報
2022/05/26 06:33:00瀏覽261|回應0|推薦0

2022-05-24 記者 翁唯真/桃園即時報導

全台持續受疫情壟罩,確診後該如何做及居家照護,許多民眾仍霧煞煞,國軍桃園總醫院急診醫學科醫師楊大緯提醒,確診後就於家裡關7天,不必快篩即可出關,雖仍有傳染風險,卻是邁向共存的必經過程,應該思考如何讓全台民眾有秩序地輪流確診,去累積群體免疫。 現在確診後居家照顧為在家隔離7天後,就可出關恢復正常生活,楊大緯表示,不管有沒有PCR,快篩後就該將自己當病人,楊大緯表示,9成以上皆為輕症或無症狀,解隔後無需採檢雖有一定程度的人具傳染力,不過政策設計要讓大家慢慢接受走向共存開放,民眾仍需一段時間接受。 楊大緯說,急診室有一半為確診有住院需求但沒有專責病房病人的留觀區,醫護人員在過程中可能受感染,便由其他人遞補,雖然1周後仍可能有傳染風險,不過允許最低程度狀況發生,並維持正常醫療工作。

「台灣不是世界上最先進國家,比我們先進邁向共存走上開放都付出不同程度代價」,楊大緯想跟大家分享,到底何謂共存走向開放,他認為應思考讓全台灣民眾能夠有秩序的輪流確診,去累積群體免疫,這概念不是大家一時之間能接受的,不過客觀事實就是這樣。 楊大緯最後說,過去這段時間遇到因新冠失去生命的朋友,邁向共存台灣也不可能無痛過關,因此該打疫苗就去打,懷疑感染做快篩,高風險的族群用上口服抗病毒藥,一起度過難關。

沒有群體免疫! 陳文茜質疑「台灣為什麼鼓勵大家快得病」---- Yahoo新聞

2022年5月24日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升溫,部分專家提倡,應讓大多數人染疫,才能達到群體免疫。對此,資深媒體人陳文茜指出,只要比較關心國際流行疾病,而非自己在家做研究的人,都知道現在世界上沒有群體免疫的說法,很多專家的報告也顯示,染疫痊癒後可能再度被傳染,再次感染只是症狀較不嚴重,但不是完全免疫,她不解「台灣為什麼有這麼多公衛專家灌輸大家群體免疫?台灣為什麼會鼓勵大家趕快得到這個病」?

陳文茜在《文茜的世界周報》節目指出,「世界上沒有群體免疫這4個字」,美國目前流行的Omicron BA2.12.1病毒,以及在南非現蹤的Omicron BA4和Omicron BA5病毒,都出現感染過Omicron病毒者再次感染的情況,再度染疫只是症狀比較不嚴重,因為他們身上已有一定的抗體,但非完全免疫;且美國數據顯示,有75%的輕症患者出現「長新冠」,有呼吸道問題、嚴重疲勞、認知及記憶受損等情況,急於感染後免疫的作法,是很瘋狂、不科學的作法。 陳文茜也在臉書發文指出,美國再度籠罩新冠疫情升溫的陰霾,在染疫死亡人數破百萬後,全美40各州住院及確診人數暴增,美國公衛專家憂心,病毒變異得如此之快「群體免疫不可求」,是否有必要維持過去兩年所有防疫設施,並隨著病情加重或是傳播率增加,仔細思考何時重新啟動。她指出,許多科學家擔憂恐每年都發生2到3次的感染潮,人類可能沒辦法在2022或2023年消滅新冠病毒,未來將被迫應對「到底你會多頻繁被新冠病毒攻陷」。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17451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