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2/26 08:14:00瀏覽231|回應0|推薦0 | |
2018-09-27 《經濟日報》的該篇社論還曾引起一場筆戰,不論如何,我們可以發現,同一樣事實數據,卻有截然相反的解讀。所以,這樣的爭論恐怕是沒有意義的,而對政策究竟應開放或管制的辯論也恐怕是無謂的。前立法委員林濁水在詳查兩岸的產業現狀,諸如:台商的全球運籌布局,兩岸IC、PC的比較利益布局,中國內需市場的進入等等現狀後,就感嘆說:「所謂三不三通、要不要維持40%對中國投資上限、台灣依不依賴中國、邊不邊緣化、或者亞不亞太營運中心等等,從經濟面來說,都已經沒有什麼政策上的意義了,然而雙方卻仍然捉住這樣的題目,耗盡力氣熱戰不已,而真正的政策發展策略,就被耽誤了。」 由上文所列出的各項數據,所反映出的現象已被不少論者認為台灣對中國經濟已經「依賴過度」了。雖然到底比重多大才是「過度依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超過四分之一,甚至達一半以上應該是頗高的了,因而由貿易、投資和產品結構這三項數據顯示「台灣過度依賴中國經濟」的說法是有道理的。不過,到底「過度依賴」的缺點何在?論者也舉出相對年度的失業率來比較分析,台灣的平均失業率,在2000年時還只2.99%,2001年就跳升為4.57%,2002年達到最高峰(5.17%),2003、2004年和2005年雖然回降,但仍分別達4.99%、4.44%和4.13%,迄2016年,仍在4%左右徘徊。單以對中國投資比重和平均失業率兩種指標數據,在近幾年幾乎呈現亦步亦趨的正向變動而言,會有「台商西進讓台灣產業與經濟掏空,就業機會流失、失業率上升」的結論出現,也就不足為奇了。 儘管這樣子的推論必須做進一步檢視,而且勞動市場是落後指標,況且1996年以來台灣勞動市場受「制度性」因素(特別是勞工法令)的衝擊頗大,加上台灣平均失業率的跳升比赴中國投資比重躍升還早了一年,因果正好與勞動面是落後指標、比較慢反應的理論預期正相反,可是我們卻不能輕忽「依賴」在兩岸間的意涵。我們知道,在自由民主社會裏,「交易」、「貿易」是自然出現的,而「分工合作」也是到處可見,自給自足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如此,說是「相互扶持」或是「相互依賴」都是可以的。所以「依賴」原本不應該是一個負面的名詞。 其實,「貿易依存度」一直就是表示兩國間貿易的熱烈程度,而我們也都清楚、明白,一直以來,美國都是台灣最重要的「進口國」,就是說台灣產品很大比例出口到美國,而日本則是台灣最主要的產品供應國,亦即台灣自日本進口很多東西。因此,說美國和日本是台灣經濟最「依賴」的兩個國家,應該不會有人反對,雖然多年來也都有「應該分散市場」的聲音出現,但都不是那麼的憂心。那麼,三十多年來,在中國門戶開放、改革開放和放權讓利下,依「比較利益原理」,兩岸經貿逐漸熱絡,迄今台灣對美國的「依賴」相對轉移到中國,為何就會有「憂心忡忡」的聲音出現? 再就「對外投資」來看,它也是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到某一種程度之後就會出現的自然現象,為何台商到東南亞或中南美洲國家投資就沒有「依賴、掏空」的顧慮,但赴中國投資卻有另番憂疑呢?1980年代風行中南美洲的「依賴理論」正可說明,該理論係以「人治社會」為背景發展出來的,亦即不論是貿易或投資,由當權者一個命令就決定「開放」或「停止」。當貿易或投資比重到某一程度時,基於政治利害突然喊卡,當事者的損失絕對慘重,於是「經濟人質」就出現了,亦即商人只能順從獨裁者的命令並依其指示行事,否則財產、事業,甚至生命都不保。那麼,當今的中國是否就是如此呢? 由中國祭出〈反分裂國家法〉之後,奇美企業創辦人許文龍的遭遇就可知一斑,許先生的飽受威逼利誘,在日本《產經新聞》2005年4月26日刋出的「日本政策研究中心」所長伊藤哲夫調查報告中已證實,這對其他台商自然產生「寒蟬效應」。既然中國已暴露其「人治、極權體制」的現實,在「政治干預、指導經濟」下,適用於自由民主社會的經濟原理在那裏就行不通,而「台灣經濟過分依賴中國」也當然就不會是好事了!那台灣產業要往何處去?最好的辦法是中國體制轉為「民主法治」社會,而建立台灣為「公平公正安全和諧舒適的生活和投資環境」,屆時「全球分工」自然就會導引產業往最適合發展的地方,根本不必煩勞政府從事規劃、保護。因此,全球人士一起來扳倒「中共」就是正路,而2004年底以來中國內部掀起「退(共產)黨」熱潮,顯示共黨倒台徵象已露,推波助瀾的良機不可錯過! 撇開上述敏感话题不談,就是「純經濟面」,光是貿易摩擦和非關稅貿易障礙,就已非常棘手。我們知道,台灣近年遭受貿易對手國實施反傾銷措施的情形雖漸趨緩。但根據WTO的統計,中國卻早已成為全球WTO成員中,遭受反傾銷措施最多的國家。從1995年到2005年上半年,全球反傾銷措施共2,743件,其中針對中國商品的就有430件,約占16%;1995至2014年間,會員國提出的反傾銷申訴中,中國更占約25%,遠超過其他國家。 此外,根據中國官方的統計,中國出口產業面對各國實施的非關稅障礙日增,其中即有高達60%的出口企業,面臨其他國家實施之技術性貿易障礙,對中國每年整體出口的影響金額高達400到500億美元。兩岸如何有效預防與因應貿易摩擦及各式的非關稅障礙,尤其台商應如何避免被波及,有必要認真審慎思索。 再有一項值得注意的是有關「兩岸競爭力」訊息。那是多年來一直備受矚目的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全球競爭力報告,2005年的資料已經顯示,在接受評比的60個國家與經濟體當中,台灣的競爭力排名由上年的12名晉升1名至第11名,而馬來西亞、西班牙和中國三個國家的總排名滑落,中國退步7名至第31名,退步名次幅度居全球第二(僅次於馬來西亞的退步12名)。IMD特別指出,這反映企業界對中國快速成長情勢能否持續之質疑,也點出中國經濟發展的若干限制因素,包括薄弱的金融制度、基礎建設,以及公司治理等。這個評論與2003年世界經濟論壇(WEF)的全球競爭力報告,其中對中國的評比可說異曲同工。 WEF製作的競爭力排名,和IMD一樣受到全球矚目和重用,可說深具權威性和公信力。在102個接受WEF評比的國家中,該年發布的2003年~2004年全球競爭力報告,中國競爭力總排名退步6名,主因有三:一是公共制度品質惡化,二是公部門的貪污情況嚴重,三是司法獨立性表現不佳。這三項原因和IMD2005年的說法大同小異,都直指制度面的缺失,更值得注意的是,IMD在2004年的評比中,還將中國的名次上拉五名,而WEF在2004年仍持續拉低中國排名,由第44名降為第46名。因此,WEF維持一貫看法,而IMD在2005年也跟進。 所以,至2005年這兩個名聞全球的全球競爭力排名發布機構,已都有志一同指出中國面臨「制度性危機」,以另一個名詞來表示,就是出現「後發劣勢」。顧名思義,「後發劣勢」是「後發優勢」的相對名詞,後者早就被學者提了出來,意思是「後發展的國家可以學習先進國家,由於可以吸收長處且避免犯相同錯誤,往往可以事半功倍」,亞洲四小龍就被公認是顯例。不過,近年卻有「後進國家可模仿先進國,少走彎路,但可模仿制度,也可模仿技術,前者會有『後發優勢』,後者則走向『後發劣勢』,甚至於陷入『後發者的詛咒』,亦即被一時的成功沖昏了頭而志得意滿,忘了進一步改革發展」的說法出現。 如上文所說的,2004年7月7日去世的華裔著名經濟學家、對中國的走向卓有深厚研究的楊小凱,早就認為中國屬於「後發劣勢」,當技術模仿潛力耗盡後,制度的弊病就會暴露。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在物質經濟固然有所斬獲,但「人治」、「極權」體制卻鐵板一塊,中國依然抱持「共產體制」不放,想要實施不可能實現的「具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要知「民主、自由、市場」是成熟自由經濟的特徵,只有在民主法治體制下,生命財產才可得到保障,也才有明確的市場規矩可以遵循,進一步發展成「安和樂利」的社會也才有可能。 因此,除非中國趕緊放棄共產走向民主體制,否則「後發劣勢」是無法扭轉的了,早在十年前,IMD和WEF的報告就予以證實,而中國的社會問題叢生其實也早已相印證了呢!「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應非虛言。那麼,熱衷西進的台商們,怎能不戒慎恐懼呢?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