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1/08 11:25:02瀏覽3843|回應16|推薦138 | |
⇧ 麻豆文正國小的懸絲偶十二婆姐陣令人耳目一新。 在各種陣頭藝術當中,十二婆姐陣是相當美麗迷人的一種,其背後有著傳奇故事。 十二婆姐與民間信仰的「註生娘娘」有密切關係,據說在五代十國的時候,法術高明的陳靖姑,替閩王斬妖除魔,拯救了皇后和三十六名宮女,閩王將三十六名宮女賜給陳靖姑,成為她的得力助手。陳靖姑擅長保護產婦、安胎送子,因此被尊為「註生娘娘」,這些宮女也搖身一變,成了三十六婆姐。 台灣民間相信婆姐可治婦女百病,對於幼兒衣、食、住、行、驚嚇、夜哭和病痛等問題,也無所不能,認為在婆姐出巡時,讓婆姐摸摸小孩的頭,就可獲得平安健康,使得廟會遊行中的婆姐陣大受歡迎。 最早的婆姐陣是三十六人,編制非常龐大,有時人數很難湊齊,後來「縮編」成十二人,也就是現在流行的十二婆姐陣。十二婆姐有名有姓,分別是總管陳大娘、二宮黃鸞娘、三宮方四娘、四宮柳蟬娘、五宮陸九娘、六宮宋愛娘、七宮林珠娘、八宮李枝娘、九宮楊瑞娘、十宮董仙娘、十一宮何鶯娘以及十二宮彭英娘。 十二婆姐出巡,都穿著大紅鳳仙裝,左手撐傘、右手持扇,戴著婆姐面具遊行,沿途表演「一路縱隊」、「二路縱隊」、「大圈團圓」、「八卦陣」……等隊形,由陳大娘領陣前進,並隨著鑼鼓節奏左右搖擺身軀。 「婆姐囝」據說是三宮方四娘的孩子,因方四娘改嫁,由「婆姐母」來照顧她,這算是以前的「隔代教養」吧?十二婆姐踩街遊行時,「婆姐囝」在隊伍間穿梭,尋找她的母親,扮演逗趣串場的腳色,而「婆姐母」則手執拐杖、扛著黑傘與包袱,照顧調皮的「婆姐囝」,顯得慈祥溫馨。 從前的民俗節慶,大多禁止女性參與,這種十二婆姐陣也全由男性反串,由於老成凋零,傳承乏人,十二婆姐陣數量大幅減少,僅剩台南市新營、麻豆等地幾支隊伍。台南市文化局為保存傳統藝術,舉辦十二婆姐陣研習與競賽,鼓勵下一代薪火相傳。 近年來興起較新潮的創意婆姐陣,在傳統的表演形式中,注入更多音樂、舞蹈元素,讓十二婆姐陣的內容更豐富,其中麻豆文正國小的懸絲偶十二婆姐陣,尤其令人刮目相看。 文正國小十二婆姐陣成立至今九年,不是以真人裝扮婆姐演出,而由學生操作懸絲偶進行陣頭的演練,相當獨特。學生配合音樂節奏,同步操作婆姐布偶,將自己的肢體動作,轉變成婆姐的各種姿態,充滿韻律與美感,將在地十二婆姐文化,完全融入學校藝術教育中,值得大家喝采。 ⇧ 台南藝陣大會師的表演舞台上,怎麼有人躺成一排? ⇧ 要不要打電話叫「一一九」呢? ⇧ 原來是懸絲偶十二婆姐,該上場表演了。 ⇧ 搖搖擺擺,婀娜多姿。 ⇧ 踩著青春的步伐。 ⇧ 台下的觀眾大朋友、小朋友,大家好! ⇧ 本宮是二宮黃鑾娘,各位看倌萬福金安。 ⇧ 配合鑼鼓點轉圈圈。 ⇧ 小朋友們一面唱歌一面操作布偶,功夫十分了得。 ⇧ 傘跟扇子是婆姐的基本配備。 ⇧ 搖曳生姿。 ⇧ 動感十足。 ⇧ 迷人的大眼睛,對你微微笑。 ⇧ 追趕跑跳碰。 ⇧ 跑累了歇歇腿。 ⇧ 婆姐是兒童的守護神。 ⇧ 入境隨俗,跳一曲台客搖滾。 ⇧ 俏皮的「婆姐囝」亮相了。 ⇧ 哇!跳這麼高! ⇧ 爬出「姐母宮」,象徵長大成人。 ⇧ 謝謝眾婆姐的庇佑,感恩。 ⇧ 表演完畢,下台一鞠躬,謝謝掌聲鼓勵。 |
|
( 興趣嗜好|攝影寫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