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花蓮之行2009(馬太鞍濕地)
2013/10/10 05:06:20瀏覽527|回應0|推薦1

原文刊載於:2009/07/27 花蓮之行2009(馬太鞍濕地)http://tw.myblog.yahoo.com/tangfou/article?mid=16100&prev=16102&next=16096&l=f&fid=6

光豐地區農會馬太鞍溼地位於花蓮縣光復鄉的馬錫山山腳下,是一處天然的溼地景觀。清澈無比的芙登溪蜿蜒於馬太鞍溼地,而天然的湧泉更帶來溼地特殊的自然景觀;與一般乾生環境的不同,馬太鞍溼地四處可見道不同的綠色植物、水生藻類、微小昆蟲。

  第一次來到馬太鞍的人,可以隨著指標由木棧道漫步來作為生態的第一次接觸!夏天裡,走在兩旁滿是荷花的木棧道,滿佈清香,映入眼簾的是搖曳的荷蓮,遠眺山邊,青翠綿延成為最磅礡的景緻,在一片盎然綠意中,又能發現無限生機。馬太鞍也是喜愛賞鳥人士的天堂,除了常見的白鷺鷥之外,紅冠水雞、栗小鷺、黃小鷺、白腹秧雞、環頸雉等鳥種都在溼地內出沒過,遊走其間,隨時可發現驚喜。

馬太鞍溼地的生態一年四季都能讓人發現驚喜!春天的馬太鞍,正是萬物甦醒,大地回春的景象。春天的馬太鞍正是賞蝶的最佳時刻,各種花朵開始綻放,油菜花、小野菊俯拾即得,台灣紋白蝶、環紋蝶、斑鳳蝶等許多蝴蝶飛舞其中煞是美麗;夏天的蟬鳴則是在夏荷中齊鳴,晚上的溼地更是處處可看到螢火蟲飛舞;秋天則是各種蛙類繁殖的好季節,常見到的蛙有白頷樹蛙、虎皮蛙、腹斑蛙、莫式樹蛙等等,因為繁殖季節,叫聲甚是驚人;由秋轉冬的溼地,景色更是宜人,整遍溼地有紅有黃、有綠有紫,以阿美族語馬太鞍所稱的馬太鞍樹豆於此季節更是可以看到整遍的花金花海搖曳,閃閃發光。

  滿滿的生態在馬太鞍溼地都可以體驗的到,不但有水生陸生植物,鳥蛙昆蟲,自然的滋味溫柔了市儈的心。不妨走一趟馬太鞍偷閒一下,預約一天生態解說,豐富生命的一日,保證充滿感動。

上圖就是原住民在溪流,構築的魚池,最底層是圓筒,屬於無鱗類的魚類居住,例如:泥鰍和河鰻,因此只要堵住一端,由另外一端就可以倒出魚獲,上層是鋪設棕櫚葉,讓大魚居住,小魚小蝦居住在中間,因此,上層是居住穿衣服的,下層是沒穿衣服的居住,中間是小魚小蝦居住,由此看來,原住民的老前輩,對於魚蝦養殖還真的有些研究,隨時隨地,可以抓到自己需求的魚產。

http://www.kffa.org.tw/life.htm

馬太鞍濕地生態區

馬太鞍濕地生態 由花蓮沿著台九線至光復後,轉往西邊經過平交道就是馬太鞍社區,搭乘火車的朋友,車站旁出租機車、自行車,暑氣逼人,可省下步行之苦。馬太鞍山下的一片沼澤地,目前為保留著與自然生態的沼澤地。經由農委會輔導種植的片片和荷花田,盛夏時荷葉連天,荷花正怒放,連日來有許多攝影團體到這裡捕捉鏡頭與蓮共舞。光豐地區農會正舉辦來去蓮荷國,荷花季活動為期一個月,馬太鞍溼地蓮花正盛開,花朵競相綻放,朋友週休時來去蓮荷國喔!

剛剛下水整理魚池的原住民,將連身的裝束放在欄杆上晾乾。

 
整個馬太鞍溼地都用木棧道環繞,讓遊客不必脫鞋,更不會弄潮衣褲,下圖是原住民的情人橋,橋身還設有瞭望台,可以瞭望園區。
 
園區巡邏員騎自行車巡邏。
居住在馬太鞍溼地的阿美族人將魚分成「有穿衣服的魚」和「沒有穿衣服的魚」,魚的衣服,指的就是鱗片,但什麼魚是沒有鱗片的?原來是指鱸鰻、泥鰍……這一類,沒有穿衣服的魚都在夜間活動,像小偷和壞人一樣,他們不喜歡。以「品性」分類,這是阿美族人的捕魚哲學,而由這套哲學發展而成的捕魚方式Palakaw(巴拉告),有生態捕魚法之稱。

Palakaw(巴拉告)是個捕魚器,由3個部份疊起,最上層是除去葉片的竹枝細密交錯而成,中層是樹枝,最下層則是中空的竹筒或是筆筒樹,Palakaw長期放在水中,吸引不同的動植物進駐,就像一座魚的都市。

魚都市建築先從綠化開始,最上層的部份會吸引藻類水草,如水芙蓉之類,生根發芽,發展成為魚類躲藏的好地方,「有穿衣服的魚」就生活在這裡,其糞便往下沈,落入中層,變成蝦子、螃蟹的養份,而死掉的魚則由最下層「沒有穿衣服的魚」肩負起清道夫的角色清除。http://www.nownews.com/2009/05/15/743-2451211.htm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angfou&aid=8915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