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12 06:10:09瀏覽241|回應0|推薦2 | |
原文:拜訪鄉親長者K先生與W女士2010發表於2010/02/17 08:53http://tw.myblog.yahoo.com/tangfou/article?mid=19714&prev=24401&next=18043&l=f&fid=1202010.02.16.到木柵「糶米」古道旁的父母墓園上香,為了讓子女就業和就學方便,同時避開人潮與車潮,冒著綿密細雨,敬天祭祖之後,到松山拜訪鄉親長者K先生與W女士。 說起K先生和W女士的一生,相當精彩的過程,K先生以前為杜月笙的手下,擔任老家的保長,和共產黨有段慘無人道的殺戮與鬥法,因此,當共產黨渡江南下之際,就自然而然被列為頭號戰犯,全天候的抄家滅族式追殺通緝,K先生和W女士就躲在火車的煤堆裡逃出,經香港輾轉來台,由於離別行跡匆促,只能夠帶出2個兒子,且以K1和K2相稱。由於W女士算是我的表姐,其父親是任職鐵路局高官,因此,來台後,就在松山機場落腳,後來創辦鐵路局松山幼稚園,直到鐵路局虎林街宿舍區改建,幼稚園才停辦,其間作育英才無數,前些年,到菜市場買菜,還有人稱呼老師,回頭一看,當年稚嫩的小毛頭,也已經是小腹微凸,頭頂童山濯濯的人,彼此哈拉一番,讓人不勝噓唏。 K先生來台之後,在中華商場旁,擔任保安隊員,沒有薪水,只能夠向店家收取微薄的費用維生,後來,政府整頓各路人馬,只好和三五好友到市場批菜,經營小餐館,取名為敘香園,與現在的敘香園餐廳有限公司是無法相提並論,這是經過許多次重整之後的事情,賺了上千萬之後退休,玩股票賠了夫人又折兵,玩美金和期貨更是如江水東流不復還,談起當年永吉路的農民捧著地契,要求現金周轉的話題,一直懊惱沒有買下來,如今蝸居在公寓裡歎息,社會為什麼轉動得如此快速,快速得讓人老了,也要跟著陀螺一直轉個不停。 再來說說K1先生,K1算是我晚輩,但是年齡比我大12歲,但是鬼才的個性,讓人留下不少話題,最讓人回味的就是有次逃學,老K就出去四處尋覓,那時候的台北到處都是稻田,也沒有什麼地方躲藏,炎炎夏日應該就是游泳池是避暑勝地,老K到了東門游泳池,只見池水裡都是人頭,於是老K就到池邊隨便問一個光頭小孩,俗話說:踏破鐵鞋無覓處,那小孩居然就是K1,於是K1就只好乖乖的回家。 後來K1不好好唸書,就跟著我父親到虎尾農校和宜蘭農校念書,當然到了鄉下,K1就沒有搞頭,坐下來唸點書,跟著我母親學著寫字,後來考上運輸軍官,分派在台北火車站當駐站官,看到許多人學美語,就到美爾頓美語班就讀,後來奮發圖強之後,居然靠著加分25%,考上東海大學外文系,就在大肚山當了4年的老學生,而且是有兒女的學生。 大學畢業之後,K1進入某金控集團,擔任房屋仲介的部門特助,外派HK和LA,在外派期間終於和大陸親朋好友聯絡上,當知道家族被列為黑五類,標示為國民黨頭號特務,就不斷透過關係輸通,終於因為大陸改革興起而改善不少。可惜K1的女兒也因為與友人夜遊,被飆車族撞成腦死,K1因而鬱鬱寡歡,後來K1得到肝硬化而過世,每當談及這一段,W女士眼眶泛紅,讓人感慨世間的無知與無常。 至於K2君,唸書不是很行,大學落榜多次,也曾經到宜蘭閉關自守,最後讀了二專,但是嘴巴會講,後來從事營造業,專門以隧道工程為主,由於長期在工地駐守,無法回家,因此K先生和W女士均已屆九旬高齡,難免會有病痛,三不五時走路又會跌倒,雖然台灣的醫藥發達,但是,K先生和W女士卻缺乏人手照顧,於是遺留大陸的3個兒子,來電要K先生和W女士回到大陸定居。 目前K1遺孀與其家人同住,相互照顧,K2常年在外,其2個孫子又分別到崑山和東莞工作,大陸的3個兒子,在前些日子,受到K先生和W女士的供輸,也因為經營事業有成,當然希望能夠負起照料兩老的願望;反觀松山的公寓裡,平常只有K先生和W女士兩老獨居,社區裡的老人又一個一個消失之際,兩老的心情可想而知,因此,兩老起心動念想要回到老家,渡過有人照料的暮年。 但是到大陸生活還是有顧慮,首先,就是氣候的差異,老年人由海洋型氣候到大陸型氣候的適應,其次,就是醫療與醫藥的欠缺,但是,在台灣缺乏人手照顧,左右鄰居與親朋好友一一離去的感傷,更讓兩老感受到生活的壓力。 我想K先生和W女士兩老獨居問題,在台灣應該算是特例,但是,也應該還有許多雷同相似的例子,我想政府應該為這些老人家想想法子,生老病死本是常態,但是老年人到了暮氣沉沉的環境裡,那麼樣的日子,真的不好過,何況當年也曾經轟轟烈烈的一番,卻落得如此,感慨。 到了2011年的春季,K先生得到失智症,大小便失禁,W女士已經無法單獨負擔起照顧的任務,只好將K 先生送去公立療養院,入院之際K先生抵死不從,但是家中人手單薄,實在出於無奈。
到了2013年的春天,K先生往生了,W女士決定到大陸定居,因為台灣沒有親人陪伴,在大陸還有四代同堂的眾多孫兒相伴,尚可含飴弄孫的境遇,我只好給予最大的祝福。
剛剛收到網友小榮讓人感動的來函:本人深有同感,事實很殘酷,親身經歷,父親生前送進私人看護中心(就在住家對街)之前,他也非常不願意,甚至數度說:我只要一張床大小,讓我留在家,經好言勸說、解釋,他無奈接受,待其往生後,每每思及「我只要一張床大小」,字字重捶心上,對一位為家、為子女辛勞一生的父親,身為子女的我痛苦不安,為此,去年提早退休陪伴母親,盼能老有所養所終,冒昧留言一遣悲懷,還望見諒! 塵緣-羅文 塵緣如夢 幾番起伏總不平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