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2立委選情初探
2011/05/03 13:07:23瀏覽884|回應0|推薦2

當中選會宣布2012立委與總統選舉合併舉行時,藍綠雙方一則以喜、一則以憂。藍軍認為可以發揮「母雞帶小雞」的聯合作戰優勢,輔以藍軍原本就較佔優勢的組織巷戰,評估認為應可保有國會過半優勢。而綠軍自始便持反對立場居多,認為綠軍在歷次幾合一選舉當中都討不到便宜,且普遍認為合併選舉無疑助長藍軍基層買票的投資報酬率,也對於是否能維持目前氣勢直到投票,沒有十足的信心。

藍綠都陷分裂隱憂:藍軍整合刻不容緩!

雖然藍綠雙方目前初選正如火如荼展開,且大多數選區已完成提名作業。但從過程、結果哪至於發展局勢來看,藍軍要保有過半優勢,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先不論已在南二都「崩盤式慘敗」的南台灣,就連藍軍視為大本營的北台灣也險象環生。北市三選區蔡正元身陷官司疑雲,但仍執意參選到底。板橋西區現任吳清池對上前市長江惠貞殺得刀刀見骨、新竹縣至今仍然無法擺脫中央是否會空降徵召人選的陰霾。而桃園縣更是參選爆炸,文傳會主委蘇俊賓不為地方所喜、朱鳳芝一人迎戰多位新秀。

相對於2008年藍軍早就完成提名與整合,好整以暇迎戰綠軍的「二軍、三軍」。這次藍軍執政後的首次立委改選,面臨爭奪資源、官位的醜陋鬥爭,身為大選操盤手的金溥聰、廖了以能夠妥善因應嗎?

連原本優勢的北台灣都烽火連天,到了中台灣更是不忍卒賭。日前民進黨秘書長蘇嘉全到中台灣頻頻佈樁、拔樁,更說出「中台灣已然黃金交叉,民進黨在中台灣已開始贏國民黨2~3%」之語。倘若成真,屆時中部原本一片藍天,會不會轉瞬間變成一片綠地? 筆者實在不敢想像,但願這兩百多天內藍軍能夠急起直追、振衰起蔽,否則前途難料!

席次將大幅拉近:中台灣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筆者上次曾分析指出,台灣各區塊的席次分布,北台灣有三十一席、中台灣十四席、南台灣二十二席、東部及離島六席。

藍軍在北台灣稍具優勢,但多個選區已然面臨民進黨推出的「刺客兵團」壓陣,難保不會「陰溝裡翻船」丟掉該贏未贏的席次。

而綠軍經過南二都的大勝之後,氣勢已然谷底翻升,南台灣的選情可說是一片大好。原本在2008年被國民黨僥倖奪下的雲林、嘉義、高雄的席次,這次勢必將奪回來。這將拉近藍綠的席次比,因此關鍵就落在舉足輕重的中台灣。

對藍軍而言,在地執政是優勢,也是包袱。尤其台中市長胡志強接連出包、國光石化臨時喊停的雙重打擊之下,藍軍基層的士氣已無法抵擋士氣正盛的綠軍。最近特別費除罪化的爭議,更讓國民黨得罪光了這些大選地方樁腳。可以想見,原本總統大選就已經情況不妙的情況下,又怎麼能發揮「母雞帶小雞」的戰力呢?

藍綠席次將十分接近:6149

若依此局勢來看,目前來預測藍綠席次應該八九不離十。假設不分區政黨票雙方平分各得十七席。那麼剩下的七十九席也就不難推測了。

國民黨的席次將會是:北台灣失去北市二個選區、新北市至少二個選區、桃園至少一個選區,計二十六席。加上中台灣算守住七席好了,南台灣大概只剩三席,東部與離島搶下四席,山地與平地原住民也搶下四席,總計區域立委藍軍將得四十四席。加上不分區立委十七席,共計六十一席。也就是說,藍軍在下屆立法院至少失去二十席!

而與藍軍長期友好的無黨團結聯盟,大概也只有維持目前三席的份:中市顏清標、澎湖林炳坤、原住民高金素梅。

而剩下的就是綠軍的席次,據此推算有四十九席起跳。筆者之所以說起跳,是因為端看國民黨流失多少席次而定。只要藍軍的總體席次降到五十七席以下,就算慘敗,也等於就此失去立院主導權,換成民進黨完全執政。

照上述筆者的推算,藍軍最後席次為六十一席,已經離過半門檻的五十七席不遠,這也證明藍軍如果再不妥善處理立委提名與相關整合作業的話,綠軍搶過半絕對不會是危言聳聽,也絕對不會是神話!

若選民分裂投票:馬將會更艱辛!

第七屆立委選舉因為選民沒有分裂投票,將區域立委與政黨票均投給同一政黨,導致眾多小黨全軍覆沒。同時,也造成國民黨的席次超乎預期。原本選民只想給民進黨扁政府一個教訓,沒想到力道過猛,反而將民進黨打成連四分之一席次都不到的小黨。

於是選民開始認識到:區域立委選票與政黨票可以分開投給不同政黨,也就是所謂的「分裂投票」。倘若這次分裂投票的比例提高,不僅拉低國民黨的不分區政黨得票數,相對的也提高了部分體質較健全的小黨存活率。

如果國民黨連不分區一半的席次都守不住〈十七席〉,不僅整體席次將向下探底,即便馬英九驚險連任,面對一個朝野席次實力大幅拉近的國會,第二任想要再拼政績,其困難度恐怕不下於阿扁時期那個「朝小野大」的局面。因為,民進黨團及其黨籍立委戰鬥力遠高於國民黨團,區區二十七席都可以把立法院搞得天翻地覆,那們各位可以想像有五十席立委的民進黨,難道不難當成一百席來看待嗎?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anchairman&aid=5163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