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5/15 12:17:36瀏覽2458|回應9|推薦12 | |
蔡英文4月27日以些微差距擊敗蘇貞昌,取得民進黨總統提名資格。民進黨上下一片額手稱慶,再加上台灣各大媒體對蔡出線後所顯示的民調都勝過現任的馬總統,於是有相當部份的民進黨人已然開始擘畫「2012班師回朝、繼續建國大業」的美夢了。 然而,蔡英文的出線卻也暴露出了民進黨這三年來一直不願面對的困局。筆者認為,這些困局正是目前蔡英文還看不出有取代馬英九與國民黨而代之的關鍵所在。綜合這些困局,在未來大選也必然成為雙方熱戰的焦點: 一、撕裂族群的負面印象,綠尚未教育選民與黨人朝正面發展; 二、對台灣未來與兩岸政策未形成新的取代論述,深綠綁架民進黨的隱憂仍在; 三、未建立長期穩定的人才庫,治國能力與品質難以取得信任。 或許,現階段蔡英文在聲勢上勝過現任執政績效不彰的馬英九,但是在未來進入大選短兵相接、巷戰肉搏的階段,這些民進黨的困局也將是選民希望蔡英文給個明確可行答案。民進黨倘若未來無法對這些困局提出因應與解決之道並說服選民這些比國民黨優越與可行、無危險性,否則2012第三次政黨輪替並無「期待可能性」。 ◎撕裂族群的負面印象,綠尚未教育選民與黨人朝正面發展 陳水扁過去執政期間在爭取中間與淺藍選票之敗之後,便大幅度朝深綠激進的路線邁進。以致於民進黨在2008年立委與總統大選慘敗收場,走深綠路線的結果不僅痛失國會議席、喪失執政權,更使民進黨蒙上暴力、非理性的負面印象。 即使是民進黨下野之後,也無法完全放棄暴力、非理性的手段以遂行其政治目的。例如圓山飯店江陳會時,蔡英文率民進黨支持者將其包圍。雖然在野黨無政治資源可與執政黨抗衡,但可製造輿論、引領風潮,以軟實力、民意取代執政黨。然而2008年大選慘敗之後的民進黨,已然對溫和理性的議會民主路線失去信心。對於其終極目標:正名、制憲、台灣國,也有促其實現的急迫感。咸認若再拿不回執政權,台灣將有可能被中國大陸併吞的危機。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民進黨的「大福佬沙文主義」現象並未改變。提名一個非閩南籍的蔡英文只是為了要奪回執政權,競逐大選的目的只是為了要藉由體制內的變革來達成改國號為「台灣共和國」的目標。筆者不諱言,如此打破現狀、重新非配的口號與訴求,的確打動不少台灣選民的心。然而,理念固然甜美但卻被貪腐、暴力的集團所玷汙、獨占,這是台獨理念的悲哀與台灣人的不幸。 為了站穩台灣70%以上閩南福佬族群的認同,民進黨執政期間不惜以撕裂族群、挑起對立的民粹手段造成社會分裂。民進黨的組成成分,也以閩南福佬佔絕大多數。顯然,民進黨對於少數族群的政治空間是沒有合理分配的。而當政治空間都不能合理分配的時候,我們難道能期待它在社會財富與其他領域的合理分配與對待嗎? 所謂政黨,負有教育選民的重大責任。民進黨人完全不知為何失去政權,偏執的認為是因為國民黨龐大黨產、媒體均為統派才導致民進黨嘗下苦果。倘若「正名、制憲、台灣國」的理念正確,那麼佔台灣人口70%以上的閩南福佬人應該毫無保留、一致支持這個「台灣人的政黨」才對,然而事實卻告訴我們民進黨的做法是一廂情願。 到目前為止,民進黨還沒有任何將支持他的選民教育回正途的作為。所謂正途,就是只要是經由大多數台灣人民以自由意志、不受脅迫的方式所選舉產生的政黨以及國家元首,就是台灣本土政黨與政府。顯然,民進黨人妄想獨占「台灣人的詮釋權」、「本土政黨」的慾望並不隨失去政權而稍有停歇。而那些曾經在扁執政時期遭到民進黨敵我二分、藍綠二分的選民,到2012大選真能因為蔡英文非閩南福佬出身而能傾心轉投民進黨?恐怕對民進黨還是利空居多。 ◎對台灣未來與兩岸政策未形成新的取代論述,深綠綁架民進黨的隱憂仍在 延續上一論據,正是因為民進黨在野後不思進取、只圖奪回政權的短線思考,加上一連串選舉、補選的小勝利,讓民進黨上下乃至蔡英文均忽略了為民進黨形塑、建構新的兩岸政策與台灣未來新走向的工程。民進黨這些自許為中間路線新實踐者的當權者及其從屬者所共同造就的「政策灰色空間」,讓獨派、基本教義派、扁系有機可趁,未來即使蔡英文當選總統,也有被深綠綁架的隱憂。 因之,由於蔡英文黨齡尚淺、沒有屬於自己的固定班底,而讓那些長期在黨內打滾的天王、天后們企圖染指。實際上,蔡英文倘若不代表民進黨參選,她才有走新中間路線的可能。因為民進黨的台獨主張勢必衝撞目前兩岸的和平穩定,也不為大陸當局所允許。以2008年大選為借鏡,那些約40%依然堅定投給謝蘇配的選民,除了對國民黨不滿、對中華民國不認同,其實也是對民進黨的台獨激進路線的死忠跟隨者。蔡英文未來若想先鞏固基本盤再進取中間選民,其兩岸政策主張必不可能較馬英九更為開放,關心台灣經濟未來的台灣選民,對此不可不慎! ◎未建立長期穩定的人才庫,治國能力與品質難以取得信任 從蔡英文所拋出的副手三條件說,可以看出民進黨內的人才荒一直沒有改善。還記得陳水扁執政期間的「童子軍治國」、「小孩開大車」嗎?過去執政八年期間的用人,不是挖國民黨牆腳就是用拐騙、拉伕式的「用完即丟」。再加上民進黨「選舉凌駕於專業」的作風,真有真才實學的人才、學者敢於為民進黨效力嗎?恐怕這些人都怕被貼上「杜正勝標籤」而避之唯恐不及吧! 雖然民進黨籍的地方執政首長治績較優於國民黨籍地方首長,但治國並不等同於治理地方,其格局與層級遠非地方首長能望其項背。也許治國擔任國家元首前需要具備一些民意洗禮的經驗、地方治理的經驗,但要成為國家領袖絕對不是光靠夢幻式的口號與空洞的政策主張就能掌控全局。 連僅具有兩任台北市長經歷的馬英九都被嫌治理能力不彰,那麼長期居於幕僚單位、完全無行政首長資歷的蔡英文,能夠期待她比馬英九高明到哪裡去嗎?再加上民進黨長期的人才荒,偏重於競選地方首長與民意代表的從政精英,對於國家機器各部門的人才卻沒有延攬、培育,未來蔡英文若是執政,能不重用過去陳水扁執政時期的老面孔嗎? ◎10月底前未達45%以上 蔡英文必敗無疑 距離明年初大選上有7個半月,藍綠雙方均在整軍備戰、運籌帷幄之中。雖然馬英九目前民調處於低迷態勢,但卻有緩步上揚的趨勢。反之,蔡英文獲提名之初即擁有40%左右的基本盤,但要如何爭取超過一成左右的選民支持,恐怕檢驗還在後頭。 從各家民調與媒體評論指出,綠軍選民在本次大選的民調表態率相當高,反而是藍軍選民多隱藏支持意向,因而出現雙英相持不下的緊張態勢。若據此而論,蔡英文恐怕是已然到達頂點,要再突破除非端出更為吸引選民的牛肉並說服選民接受,否則45%應該就是蔡英文與民進黨的瓶頸所在。 筆者也多次為文指出,蔡英文與當初2008年大選的馬英九並不可相提並論。蔡英文目前所擁有的民進黨,國會席次不達三分之一、地方執政縣市侷限在濁水溪以南,民意雖然對馬英九不滿意,但卻還沒到達非要把馬拉下來的「第三次政黨輪替」地步。 就如某資深媒體人所說:「如果你的生活沒有比三年前改善,那就不要投給馬英九,讓馬英九落選。可是請您捫心自問,台灣這三年來有沒有比過去相對而言有進步與改善?」筆者對此並不完全同意,但若將雙英及其背後的團隊兩相比較,台灣目前並沒有做「出一位女總統」實驗的空間。而且有沒有女性國家領導人,並不能作為該國是否為自由民主進步國家的指標,否則將淪為「為了平等而平等」、「為了正義而正義」。 倘若到了2011年10月底前,蔡英文的支持度始終維持在45%上下,恐怕那將是民進黨的最終得票率。因為,選前兩個月就可大致預測選舉結果。除非有重大事件出現,否則選前二個月的民調數據通常八九不離十。若最後兩個月前,民進黨對於上述那些困局無法有效解決,「第三次政黨輪替」恐怕就只能留待2016年一搏了!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