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泛藍」應團結為一黨
2011/04/26 12:18:58瀏覽358|回應0|推薦4

前些日子筆者在部落格與聯合城邦為文呼籲泛藍支持者自發性籌組全國大聯盟,凝聚力量、匯集共識向馬政府與國民黨發出民意的怒吼、施壓使其導向正途。然而馬上就有泛藍朋友說此舉無疑是打壓系出同門的親民黨、新黨,讓筆者不禁感嘆所謂「泛藍」之敗,其因不在民進黨,而是這些所謂的同志、手足!

我們以史為鑑,綜觀國民黨自大陸時期乃至在台灣落地生根,歷經大大小小至少十餘次分裂,都蒙受了致命的打擊。大到大陸淪陷、小至選舉失利,無不敗在同室操戈、分門別類!遠的不說,拿2000年總統大選為例,連宋分道揚鑣,讓陳水扁漁翁得利,斑斑血淚,難道親、新的朋友流的淚還嫌少嗎?

當初出走的因素已然消失:泛藍應融為一體

所謂「團結不一定會贏,但是分裂一定會輸」!這句話每逢選舉不約而同被藍綠雙方陣營奉為圭臬,道理雖然簡單,但是沒有人願意真正實踐。

當初「新國民黨連線」出走成立新黨,乃是因李登輝引領當時的國民黨走台獨路線、去中國化與大搞黑金所致。如今,國民黨已經揚棄李登輝的台獨路線、否定了李扁二十年來的去中國化陰謀也由打擊黑金不遺餘力的馬英九執政,新黨出走的因素已然一一消失,還有「一家人吃兩家飯」的理由嗎?

2000年宋楚瑜出走參選,以30萬票差距飲恨,選後挾民氣成立親民黨。並在當年年底立委選舉初試啼聲一舉奪下46席立委,成為當時的「第三勢力」!宋楚瑜之所以出走,乃是因李登輝分化連宋、打壓宋的政治前途所致。如今,因為宋出走而導致下野的國民黨已然重新執政,而國民黨也早已清除了李登輝在黨內的餘孽,親民黨繼續「一家人吃兩家飯」的理由也不存在,難道不是回歸同一旗幟、同一主義、同一理念的時候了嗎?

細數過去因為團結整合而成功的例子也不勝枚舉。而親民黨、新黨的兄弟手足加入國民黨而成功勝選的也不乏其人,如:原新黨的台北市長郝龍斌、前台北縣長周錫瑋以及可觀的立法委員。這證明國民黨是各路英雄好漢都能出頭天、揮灑出一片自己的天空的政黨,還有必要為了選舉再繼續「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嗎?

齊一路線:無分你我、一致對外

或許有些讀者會認為,國親新三黨在統獨光譜上深淺不等,不能一概論之。筆者認為,主張深藍、和平統一的新黨應該要認清台灣的民意市場。為何新黨老是在大選舉當中斬獲有限? 原因無他,就是新黨所高舉的和平統一大旗,並不符合台灣主流民意的期望。根據陸委會近年來的民調顯示,大多數台灣人民均希望維持現狀,不想急於碰觸主權議題。證明無論是急統、急獨,都終將被邊緣化。即使政黨再主張多好的其他領域政策,當無法得到主流民意的支持。

而親民黨的主要政綱核心為何?筆者無從得知,想必親民黨的支持朋友也無法具體說明。然而親民黨之所以創立,無可諱言乃是因宋楚瑜一人光環所致。這點無可否認也不能迴避。那麼,在宋楚瑜親征台北市都不敵態勢日益明顯的「兩黨政治」時,又原親民黨子弟兵回到國民黨都有不錯發展的時候,親民黨還有繼續自外於大家庭獨立存在的必要嗎?

筆者此論,並非輕視與貶抑親、新的朋友,而是站在台灣政治的前途著想,也為  總理  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的未來所擔憂。倘若國親新均信奉三民主義、自由民主的路線與理念,那為什麼就不能整合為一體,在同一信仰、同一組織、同一旗幟、同一紀律之下,共同團結改革、為同一目標與任務共同奮鬥,豈不美哉?

支持者的大聯盟:阻絕任何分裂的因子

筆者之所以倡言籌組泛藍支持者的大聯盟,其因就是看泛綠支持者的投票行為所引發的感嘆所出。民進黨的初選雖然殺的刀刀見骨、血肉糢糊,但到了大選就捐棄成見、同赴事功。而脫黨違紀參選的候選人,鮮少能夠脫穎而出、殺出重圍。其道理何在?就是因為支持者的高度凝聚力,自動懲罰那個不顧團結、大局的「背叛者」。把勝選希望放在經由正當途徑推選提名的候選人,集中選票、票票入匭!

相信支持親、新的朋友對此的感受特別深刻。過往幾次選舉很難奪下席次,甚至全軍覆沒。這並不代表筆者否定親、新政黨與其候選人為泛藍所做出的貢獻與努力,而是希望若能整合為一體、結合大家的力量讓這些優秀人才出頭,遠比隻身在外單打獨鬥來的好得多!

回到正題,筆者希望喚起泛藍支持者的憂患意識。筆者多次為文指出,泛藍主要是以中產階級支持者所構成的政治團體,中產階級的特性抗拒改變、追求穩定和平、自主意識高、資訊辨別能力強。這些雖都是優點,但相對也是泛藍何以不能戰無不克、攻無不勝的最大敗筆!

到了選前還為了整合消耗內部的戰鬥力、互相掣肘、攻訐,敵人都已經進逼了,這樣還能打勝仗嗎?不僅國民黨內初選已經先殺過一次,出線的候選人還要面對來自親、新的威脅與挑戰,戰力早已消耗泰半,那還能再跟民進黨一決雌雄呢?

而選民自身也要負起相當部份的責任!既然不想看到民進黨的候選人當選,卻對自身陣營的候選人、政黨、政見挑三撿四、說長道短,甚至不願集中力量、支持單一候選人,最後「親痛仇快」能怨誰?

因為票源分散而讓民進黨等泛綠漁翁得利的例子實在太多,如果泛藍朋友們還繼續分門別類、一家人吃三家飯的話,拿還需要敵人嗎?也許國民黨在選前選後的作為被視為是打壓親、新等兄弟手足,這也是國民黨該檢討的地方,但是作為兄弟的親、新也要能夠審時度勢、宏觀大局,才對泛藍有利。

因此,筆者提倡這個大聯盟,除了希望藉此集中力量對馬政府與國民黨施壓之外,更希望能夠得到泛藍各路英雄豪傑、有志之士的鼎力相助,集結在一起、互相交流、切磋,激盪出一些新思維、新觀念甚至新作法,為台灣、為社會乃至為整體泛藍盡一分貢獻!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anchairman&aid=5138555
 引用者清單(1)  
2011/04/30 23:21 【醉言夢語】 泛藍一桶憂鬱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