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原住民各族當今社會的特質;傳統與多元的本質_既衝突又曖昧
2015/11/30 16:15:50瀏覽358|回應0|推薦0

台灣原住民各族當今社會的特質;傳統與多元的本質_既衝突又曖昧

長久以來「觀光是一種生活形式,而文化是觀光的一部分。」這既衝突又合理的解釋是專家、學者、執政者、法人代表、文化工作者在傳統與現代多元混淆自我角色叢林裡,衝突、妥協、重整、出發而成的公約數。「文化」通常代表經典的傳承、而且具有特定本質的觀眾,如果文化起源自觀光這樣具有「現代性」的現象,傳統又該往哪裡追尋?對於文化本質的尋求和堅持,是否自始至終只是個浮華世界?

傳統文化展演的特殊面向,對台灣原住民族而言,「傳統文化」在與外在社會的交流中,當地語言中早已區辨出「傳統」(Kastom,源自英文的custom)與「文化」,前者包括傳統的行為模式、世界觀和物質生活,後者更像是一種在遊客前的展演。「觀光是一種生活形式,而文化是觀光的一部分。」,這兩個概念之間的曖昧對話,有時則演變成赤裸裸的相互排擠。

或許有人會說:「真正的」傳統已經不可尋。認為現代台灣原住民各族人應當專注於融合傳統中尚可知的部分於現代情境中,創造出具有本地精神的活躍文化。展現在展演場域或文化節上,就是一方面設定明確的表演規則(例如禁忌與表彰身分地位等服飾)使觀光客感受到明確的本地風味,另一方面發放獎勵金給所有參賽者,並披上聘禮(bride price)的傳統意義,讓文化節更具有整合社會的意涵。然而許多在村落中具影響力的長者,卻指摘文化節中的舞蹈形式對他們來說十分陌生:樂器擺放的方式是新的,節奏是新的,連舞蹈歌唱的情境和目的都是新的,他們甚至說「我們的傳統終結了,年輕人有新的傳統。」??!!

這些衝突和反省,透露出許多台灣原住民各族傳統文化展演的特殊面向。「傳統文化」非但具有內部異質性,也在時時相互矛盾的討論和實踐中顯現,但藉由文化節競賽中建立的「客觀」評鑑標準,例如文化節(競賽)評審團強調的「歌聲、節奏、舞蹈、衣著」四大指標,一種新型態的治理方式以歌舞為媒介,被引入到日常生活中,不只及於事物的分類方式,更到達肢體律動感覺的層面。這場文化展演和其後矛盾因而意義重大,而大家都明白如果通過這場試煉,將獲得政府部門進一步發展的機會。

在這個新舊衝突的場景裡,當地「傳統」,也就是常見的(主體性質)代表和政府官員的衝突協調過程並未訴諸我們想像中的現代調停機制,沒有制度化的法庭。而處理和化解僵局的人,以目前的國家機制觀之,是掌握在執政者及其代理者手中,調停場景(主體性質)代表和政府官員之間的對決結果,就是當今呈現於各種場域本末倒置不堪的場景,卻也是台灣原住民各族當今社會的特質。

台灣原住民族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有著長期的殖民歷史,每一頁殖民史都寫著傳統文化、社會組織、信仰散失與崩解的滄桑。而無論殖民政體如何更迭,原住民族始終無法脫逃異化(alienation)的命運,導致族群文化的主體性逐漸失喪。原住民族群的相對弱勢,其來有自。接觸現代工商業社會後,原住民的傳統經濟觀念受到衝擊,在很短的時間內,必需被迫適應及接受主流的經濟模式,在經濟競爭上難以取得有利地位。長期以來,政府雖然規劃許多原住民生活基本保障權(包括生存權、工作權、土地權、財產權與教育權)、自治權、文化認同權等等相關的發展計畫,但是成效有限,因為整體而言,原住民族仍處於一相對弱勢的位置。

本文希望從自主自決的角度來思索原住民族相關權利,不應受強權之體系壓迫、侵犯甚而遭到剝奪。 因此,期盼執政者深應思熟慮,為台灣原住民族長遠發展之路好好地把脈!希望這條路近在眼前啊!而不是一條漫長與等待之路?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anapima&aid=37252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