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3/29 14:04:02瀏覽786|回應0|推薦5 | |
「燃燒的靈魂‧梵谷」特展,去年十二月十一日在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開展,至今年三月廿八日落幕,在享受到眼福之餘,當用心面對省思問題;「梵谷」展不能下鄉,只靠廣達文教基金會發起「游於藝漂鳥計劃」在地方巡展並辦活動獎勵送學生道荷蘭探尋梵谷足跡,也只是杯水車薪。對於偏鄉及離島地區的居民,還是沒有機會看到真實的梵谷畫作。 這就是城鄉差距又有不平等的關係。如要中央政府落實「全民文化,藝術下鄉」均富的成效面,只會更突顯縣市地方政府想要推動文化工作執行面薄弱無助感。 太多像梵 雖然現今政府一直未能將具有藝術家身分者,修法定為「勞動階級」有工作保險保障,而在「梵谷」畫人物當中,均多半題材為所接觸下階層社會、農村小人物,如農婦、郵差、妓女、農夫等,每種人物的表情,都可以看到為爭取生活,呈現歷盡滄桑活現的美貌,能融入勞動階級人士生活情境,讓人深深的動容。 此次展覽也看到商業價值大於本土文化藝術創意產業活動價值,讓部分可能沒機會看到畫的人,似乎只能望「谷」興嘆!在興起異國文化藝術產業,可以植入台灣的同時,「如果」看「梵谷」可以提高台灣整體的文化素養,那麼政府對本土文化藝術家經濟生活要如何提升呢?是當政者急切省思的問題。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