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2/28 03:34:51瀏覽363|回應0|推薦2 | |
自蔣經國死,李登輝退,馬英九上台,陳水扁入獄後,台灣就被幕僚出身的人統治了。馬英九是蔣經國的英文秘書出身,從法務部長到台北市長,行事風格僚氣十足,所謂"馬更正"的名號,就是孜孜於字句之間的雕琢講究;至於在野的民進黨,領軍的也是幕僚出身,蔡英文是李登輝兩國論的作者,為李的重要幕僚,在民進黨擔任主席,硬是把一個街頭出身的政黨搞的溫溫吞吞,如果是阿扁時代現在應該已經砲火四射了,不過蔡總是低調再低調,或許有騙中間選票的嫌疑,但是我認為這還是根源於她的幕僚性格。 看看這幾次大選,其實就是幕僚大戰。基本上,雙方都在打的,是基於現狀,求取最有利結果的戰爭。沒有人有魄力去改變現狀,因此,都等著對方出現破綻,然後進行對應措施。這與其說是選戰,不如說是計算能力的比較。 國民黨看來砲火四射,其實毫無作用。中國在軍閥時代,曾經有直皖大戰,雙方互相射擊數百萬發子彈,結果傷亡不到一百人;隨軍的英國軍官記載:兩軍一對陣,立即開火,但是射擊法如同放箭,但仰天亂打,射擊而不瞄準,因此打不中人。國民黨這幾次金小刀的砲火,就屬於這類"射擊不瞄準"型的。民進黨已經下野兩年,不管執政期間如何,下野之後,就離開"執政者的錯誤"越來越遠了,也就是"貪污","濫權",這類執政黨專屬錯誤。執政黨應該避免讓選戰的主軸偏向這類主題,以免對自己不利。但是,國民黨大概食髓知味,靠打扁成功,於是也只敢用這個戰法,卻不知戰場已不同了,還是閉著眼睛放槍。 而國民黨整合失敗,有人說是地方派系擺不平,好像馬要改革,被地方綁住。這種說法就完全是幕僚心態。拿著司令部的公文當尚方寶劍砍人,令人感覺中央究竟是要來整合,還是來削藩? 至於為何沒人改變戰略?答案當然是,因為大家都是幕僚,沒有領導者的指示,沒有人敢跳出框框。當然,這和外來政權的心態也有關係。如傅崑萁這次,簡直是平西王吳三桂的翻版。馬政府想要討伐三藩,可惜缺乏一個康熙皇帝。 至於蔡英文的民進黨,在幾大天王吞下敗戰責任後,也是幕僚當道。像這幾次大勝,如果是陳水扁帶頭,必然要大肆宣傳,重擬戰略,大膽的進行乘勝追擊,喊出進軍中央的號召了。但是,蔡英文真是低調又低調,顯然在進行下一次選戰的協調、分析、計算。這些都是該做的,但是卻是幕僚的責任,結果卻由主席來進行。這又是跳不出框框的例證。民進黨如果下次總統大選選敗,必然是因為太過謹慎。 然而,如果情勢這樣繼續演變下去,有利的卻是民進黨。 因為雙方都無法改變現狀,因此,五都大戰,南部的城市,國民黨攻不下,而北部的城市,由於目前馬政府聲望低迷,有可能台北市仍歸國民黨,但新北市由民進黨取得。台中則應仍由胡志強守住。如此,則形成雙方平手,民進黨小勝之局。但是,敗選台北市的民進黨落選人,如果是蘇貞昌的話,那麼,他如果是小輸,他的氣勢就會高漲。所以,2012年,將由一個聲望高漲的哀兵之將,對上聲望低迷的幕僚總統。蘇貞昌是具有領袖個性的人,與馬英九的幕僚性格一比,台灣人會欣賞前者。馬英九上次勝選,原因是反扁的力量,以及他受媒體幾十年的造神運動收獲的成果。如今,他已經下凡,成為凡人,而打扁也已經失去邊際效益,最糟的是,他也美人遲暮,人老珠黃了。幕僚性格的他又不能另闢戰場,我想,人氣不在的他,寶座岌岌可危了。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