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媒體是加工業?
2009/07/23 15:47:49瀏覽710|回應1|推薦8

幹記者多年,最常聽到社會大眾對媒體工作者的評論

就是新聞記者、媒體是加工業

社會對記者、對媒體有這種評論

其來有自。

日前台東市某日夜間發生一樁酒駕肇事車禍

卻被電子、平面媒體報導成:

「酒駕肇事醉父挾持三幼子拒送醫」

事實經過是

陳姓男子當天晚上帶著妻子及三名子女

外出與友人聚餐,餐飲結束

喝得酩酊大醉的陳姓男子開車載著妻、子返家

途中

在台東市傳廣路上失控追撞兩輛汽車

知道自己闖禍,陳姓男子拉著三名子女躲進路旁某大賣場

為躲避酒測,陳姓男子在店裡猛灌礦泉水

見消防人員試圖將受到輕微擦撞傷的小朋友送醫

這名醉父緊拉著孩子的手不放

雙方幾番拉扯

警、消人員成功將小朋友送醫

陳姓男子也因酒測值超高被警方依公共危險罪移送法辦。

酒醉肇事的父親不讓車禍受傷的子女就醫

這事件本身就頗具新聞價值

到場採訪記者可能聽在場警、消一句抱怨

或圍觀群眾七嘴八舌指責

「父親挾持子女拒送醫、拒酒測」

爸爸為了躲避酒測挾持子女,不讓子女就醫

新聞性就更強

紛紛抓住這點放大處理

新聞不見報,不作大,才怪。

自1989年迄今,台灣媒體發達的速度堪全球之冠

新聞競爭形同「病態」

尤以電子媒體為最,全天24小時新聞放送

發生重大災難,記者可以逕赴罹難家屬住處堵人

發生兇殺案,司法尚未定讞

媒體記者可以逼問嫌疑人

「你為什麼如此兇殘?」

「你為什麼要殺人!」、「你對得起自己良心?」

「你後不後悔?」

台灣小

說實在的,電視台每天要把新聞時段塞滿,確實不己

也苦了電視台同業,不管有線、無線

就連深夜一場無人受傷、小小的擦撞車禍

都可以用「跑馬燈」、「即時快報」搶獨家

如果來得及趕到現場,就連SNG轉播車也出動。

媒體競爭激烈,電子媒體如此,平面報紙也如此

各家媒體、記者無不費盡心思、設定議題,炒作新聞。

馬英九總統競選國民黨主席

找來立法院副院長曾永權擔任競選總幹事一職

也被媒體拿來炒作

媒體先設定馬英九找曾永權抬轎

意圖拔立法院長王金平的樁

議題設定好了再來追問曾永權、王金平、總統府相關人士

最好有人中計

重話批馬英九或回罵王金平幾句

新聞就可以炒作十天半個月

馬英九找曾永權輔選

意圖拔王金平的樁是不是馬英九的動機

只有馬英九心裡有數

但就從政治權謀角度,這可能是假設性「真相」的一部分

馬英九不說,外界無從得知

也永遠無從獲得證實

但台灣媒體卻可以根據假想的「事實」來設定新聞議題

也難怪社會大眾會批評媒體、記者是加工業。

「發掘真實、客觀公正報導是媒體責任」

儘管新聞學者、社會大眾對此新聞倫理均耳熟能詳

台灣媒體、新聞記者長期被批評為加工業

原因在於媒體、記者握有新聞詮釋權

新聞議題設定權

記者對新聞事件內容、事實縱使了解、掌握了十分

可能礙於個人交情、外界壓力、個人偏好、新聞版面、報老闆立場、個人專業素養、私利等因素

記者也許只在報導裡寫了六、七分或抓住某一點放大

但新聞「真相」卻因而走樣。

挾持就法律定義

係以暴力、脅迫、持械等方式控制、限制他人行動,且足令他人財產與生命安全受到危害,以作為遂行特定目的或達到某特定利益。

一個酒醉肇事的父親

既未持刀或以其它足令人生命、財產受到危害的器械

控制子女行動

也未要脅警、消再靠近就「殺誰」

只是酒醉,不讓子女就醫

就被報導成為躲酒測而挾持子女

似乎偏離事實真相遠了一些

但新聞內容確實夠聳動。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aitungnews&aid=3160181

 回應文章

9RWOS2
婚姻-亞洲私家偵探社 H6S4NP
2009/07/23 19:42
很多人往往認為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認為結婚之後,戀愛的美好就會消失殆盡
這是因為許多人在結婚之後,
柴米油鹽的家庭生活讓人不僅耐心變薄、更吝於分享心事
這樣的情形之下,外遇誘因一出現,很容易就展開了婚外情。
亞洲私家偵探社秉持誠信、負責的服務,幫助您解決各種婚姻問題!
http://www.moneymone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