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4/18 05:41:56瀏覽1996|回應5|推薦9 | |
(巴黎,20007年4月17日) 我的直覺判斷,似乎還算正確。今年巴黎春天的政治氣候,不論從那個角度看,都充滿了不一樣的驚奇。 從雜誌副總編輯到專欄作家到巴黎大學政治學學者,都預期著22號本週日的總統選舉投票當天,是一個比上次大選2002年,要高出較多投票率的日子。 為什麼? 主要候選人的個人特質較突出之外,媒體和公眾形象的操作,也是原因。 不過,對於習慣於吵囃型選舉的台灣女子如我者,巴黎街頭的安靜,倒是百聞不如一見。 "我們發現金錢的影響對法國民主不利,一九八0年代開始,就著手進行修法,公費補助選舉,減少金錢的負面效應了。"外交世界月刊副總編輯哈利馬,是一位嚴謹的政治評論家。他特別提醒我,在民調領先群當中的中間立場候選人貝魯,是唯一一位提到跟台灣有關議題的候選人。 今天的報上,刊登了貝魯評論中國若對台灣安全造成威脅,總統參選人是否贊成武器禁止銷售中國議題的正面答案。 其他候選人,對此都採取了迴避的態度。 貝魯的選情近一週來異軍突起,他不左不右的中間路線,在巴黎第八大學歐洲研究中心教授顧魯柏的觀察中,代表著法國選民不願不想也不肯被兩大政黨綁架的強烈趨向。"如果他能擠進第一輪投票的前兩名,那就有意思了",教授說,那將會是法國政治的大改變。以目前情勢看,他將可以擊敗薩科奇。" 薩科奇在法國政壇,有著與現任總統席哈克過去情同師徒,而後變質的公開秘密。 雖然是同黨人民運動聯盟的接班人,但是據說,法國政界小道消息流傳著,席哈克本人可能都不會投票給曾是愛將卻反目的薩科奇的耳語。 薩科奇的民調為何始終領先? 民調根本是鬼扯!外交世界月刊的哈利馬以2002年選舉,民調完全失準為例,要我保持開放心態等待一個揭發民調專家真面目的驚奇。 薩科奇的言行讓法國人愛恨分明,這是法國政治人物裡第一次發生的現象。他強悍的表逹方式,和個人色彩濃厚的公開談話待質,都和以往典型的法國男性從政者相當不同,法國人大都以新鮮刺激的回應觀察著他的下一步。這一點,我跟法國朋友說,在台灣是家常便飯,我們國家的政治人物,若是不能讓支持者愛的要死,反對者恨的要命,注定就要以有口號無選票的中間派三個字被夾殺掉的。 別急, 女性做總統如何呢? 華亞勒,社會黨提名的女性候選人,今年初還是薩科奇陣營擔心用什麼方法,都無法擊敗的甜心候選人,近一月來民調節節敗退,象徵了泡沫式的華亞勒現象,是偶象、人氣型政治人物的他山之石? 遠在巴黎,我感受到了民主政治的一致性和潛在的可能,也增加了對台灣政治前途的信心。畢竟,法國是一七八九年就進行了人民革命,卻在一九五八年才奠立現今第五共和的基礎。這中間,皇權擁護者幾度復僻,拿破倫兩代稱帝。想想法國人的淚與血與苦痛,台灣,還有很長的良性空間可以開發。人在法國,我意識到,春天的氣息,不只在巴黎才能嗅到。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