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0/31 15:05:35瀏覽1208|回應2|推薦41 | |
這幾天的基測議題,教育部長吳清基斷語太快,全家盟及全教會等人民團體的發言又太自負,小老百姓的我們,生於此長於此,受教於此也成就於此,五十幾年的為民經驗,也有些許感覺與心聲,也有一點看法與意見,芸芸眾生遍地,又豈是幾個部長或理事長或學者專家可以一言定乾坤,甚至就此三分天下,自以為是的讓人哭笑不得。
談基測前,先回顧一下當年的教改,一群教育學者打著宏觀教育的旗號,衝著聯考制度整日叫囂批判,那時喊最大聲的幾位教改學者,靠著反對黨的旺盛火力,一連幾年的密集攻殺,把當年不爭氣的那個執政黨逼入死角,在人云亦云的無知時代,大家共同把聯考送進墳堆,取而代之的,就是現在這群通天知地的學者視為雞肋的「基測」,如果記憶沒錯,那時的教改口號有好幾個,「消滅補習班」就是其中最響的一個。 到台北火車站前的南陽街看看吧!磨肩擦踵的補習學生,人聲鼎沸的用餐人潮,不談,學生與老師如何度過漫漫一天,只問,那麼多的補習招牌,教育官員及教改學者都沒看到?教改團體的理事長都沒看到?當年那群誓死也要推翻聯考制度的專家學者都變瞎成聾?還是裝瘋賣傻的又躲到政黨後面安享餘年?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深信現在的學生家長,一定對目前的教育專家有著不同看法,幾任教育部長無法讓人心服口服,幾次教改烽火只是重傷莘莘學子,一堆教改專家(內含那些補教及教育團體)只會起風放火,這其中,大到黑幕重重的國家教育,及各為己利的教育改革,小到誤人誤國的建構式數學,及一綱多本的教科書,有哪一樣,不是教育學者放出的烏煙瘴氣?又有那一點,經得起風雨十年的真正考驗? 一代代的無辜學子,一次次的扮演白老鼠,教改論調前仆後繼一刀刀血刃國家未來,多年教改之後,學生可憐,家長有氣,官員白目,專家無能,自私者恆自私,謀利者恆謀利,換誰執政就準備再教改,教育豈只百年樹人,更是千金萬銀的好買賣,每改一次就利益均霑一次。 從學習的角度來看,人的自我期許原本不高,朝有啖食夕足溫飽,安全無虞生命延續,僅此而已,存在的價值與生活的意義其實簡單,三餐為繼當是明顯目標,而制約學習是人類創造出來的精進手段,為了更好的生活條件與同儕認可,人與獸的分野就在這裡,獸要的是每天可以飽餐一頓,人要的是每天可以人上為人,集體社會的階層思維像北風吹亂的荒地,呼嘯而過的捲起黃沙滾滾,任憑誰都無法逃脫這個生活模式,古今中外皆然。 大漢時代的薦舉,隋唐以後的科舉,姑不論其迂腐與否,其基本的用意只是一個機制,一個選人用人的機制而已,今天談論基測本身其實毫無意義,那只是個評量機制,初始的設計好壞不論,至少它有一定程度的選擇方向及認同程度,它是在無涯學海中的中繼站,讓千萬學子的目光能夠集中,讓學子的爸媽心中有塊秤砣,讓國家用人維才的不變選項得以維繫。 家有聰明過人學子者當然不以為然,孩子自動自發自我學習,學校名列前矛受人眷顧,人中龍鳳處處排名第一,基測變成多餘,分數根本無趣,第一名的前面已經沒有比較,左右看齊的也都只是襯托,這是個讓人羨慕的家長。 孩子愚駑不羈又家勢頹危,學習結果往往一敗塗地,遲早被丟入放牛班,那時基測也是多餘,分數只是符號,最後一名的後面也沒有比較,前無來者後無追兵的自生自滅,反正老師不疼,同學不喜,爸媽嘆氣,如此而已! 但是,前面兩個極端群組的中間,還有為數眾多的普通學生,他們生就平凡簡單,只能一步一腳印的走在成長路上,只會一點一滴的吸取天地精華,在大人創造的制度中建立模式,在前輩的既有規則下打造未來,他們可以接收淬鍊卻無法自我獨立,只有不斷給予考驗方得怯除其懶散意志,如果一旦失去測試機制,他們會靠向兩個極端的那邊,隨便找個學生來問,都會得到相同的答案。 所以,我不反對教改是教育的應有面相,但是現在檯面上的教育專家們,如果仍只是頭痛醫頭的各吹各調,我的建議是,整體國家教育制度已經改到千瘡百孔,在沒有絕對把握前,奉勸各位,算了吧!對不起國家的罪人已經太多,別再增加你們這群了!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