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修行!修,行?
2010/05/23 23:15:11瀏覽697|回應3|推薦11

                        汙濁生聖潔           攝影 李振豪

今天剛考完基測的女兒,吃飽晚飯後,就跟她媽咪擠在同一張沙發椅上看電視,女兒撒嬌的跟媽咪說:「好久都沒妳聊天了!」,老婆笑著推著她說:「這麼小的一張椅子妳不嫌擠嗎?」,也不知道女兒有沒有聽到她老媽講的話,她就像小嬰兒一樣曲捲著身體擠在她媽咪的懷裡。

「好久都沒妳聊天了!?」這是什麼意思呀?怎麼會有這樣的對話?從小就是那一付天塌下來都跟她無關的個性,基測對我這個「自我感覺良好」的女兒來講,就跟考隨堂考一樣,怎麼會緊張、有壓力呢?

很多朋友都說這小ㄚ頭純真、善良,可是她課業的狀況卻也讓我們夫妻頭痛,她卻抗議的說:「我沒變壞就好啦!」,換了是看官你,你會有什麼反應呢?

話說每週日是我們全家踏青的日子,陽明山的竹子湖、大屯公園、淡水天元宮一路逛到淡水吃午餐。在天元宮就常看到一群群修行的道友們,在廣場或是殿內勤奮的操練著,也許你會看到旁邊跟著一群表情無奈又無聊的小朋友,不知是因為夫妻兩人都在場,所以必需將小孩帶在身邊 苦了小孩;還是其中一人在場,另一人不是同道,又不支持另一半的行為,所以外出者只好把小孩帶在身邊 大人、小還三方都受苦;這是我常在思考的問題,修行與生活如果才能協調呢?

曾經,一個非常知己的朋友,他修的法門跟我不一樣,我對他的師父頗有微詞,這是比較斯文講的法,如果你要問我憑什麼有權批評人家的師父呢?我這位好友全心的投入在他的練功,一天他跟同門師兄弟與師父聊的正起勁時,他師父突然對他說:「我高興你這麼專心在練,但你一輩子也別想超越你這群師兄弟。」這句如晴天霹靂的話震懾住了他,「因為你老婆沒有跟你一齊同修,你的一切努力會因為她打了對折。」,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們夫妻離婚了。

一個為人師的人,怎能如此口無遮攔的說話呢?

生活與修行仿佛對我們智慧的一種考試,又像是一條心靈淬鍊的必經之路!

生活、修行怎麼樣才能兩全呢?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adelee&aid=4060116

 回應文章

靈婆心語 人生待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比較
2012/07/22 12:13

修行是自我超越

不是跟別人比

修行是隨緣

不是努力做功課

Tade(tadelee) 於 2012-07-23 22:01 回覆:

修行  是自我的昇華  而不在跟人比較   前輩一語道破了修行的真義 

歡迎隨時給予小格指正與打氣

祝  法喜充滿

 

 


高瑞龍
好好過日子
2010/07/23 19:45

好好過日子,就是最好的修行吧!

當然有人說我層次低,在不同的層次會有不同的感受,不要用我這種層次去評論其他層次的說法。半桶水理論又來了!

生活與修行我個人認為本是背道而馳的兩件事,(當然如果您的生活就是修行,那就另當別論了...不過誰能做到,唱高調容易),生活充滿了各種問題要您去面對解決,而解決的方法: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這麼說雖然有點偏激,但麻煩您去翻翻資治通鑑,看看那些所謂成就功業的人都做了些什麼事,說了這些,主要是想強調,生活上您成了家,家就是您的責任,好好的經營他,休管他人胡言亂語,什麼修的好與不好,都是自以為是的人在說,注意!如果您為了保護自己的家而不擇手段,我會說您了不起,您知道如何去面對生活了!如果您為了修行而捨棄自己的家,專心去修行,我也會說您了不起!因為您為了修行可說是不擇手段了,繞了半天我們終究是人,還是得不擇手段,真是糟透的人生啊!

好好過日子吧!

Tade(tadelee) 於 2010-07-26 22:07 回覆:

高導

我總認為如果一定要分出個優先順序時   健康先於心靈   家庭重於一切   今生也重於前前世

身心靈平和講的就是健康為先為要   家庭不和樂心如何靜得了   虛無的前世影響了今生

何苦來哉

夏安


AUSTIN ( 關格 )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也是考試...
2010/05/24 17:28

如你所言

生活與修行彷彿是對我們智慧的一種考試

或許您朋友的這位老師所說的種種

也是對您朋友的"考試"吧

至於他有沒有通過考試

或我們有沒有通過考試

恐怕無法用一時以觀之

甚至"蓋棺"都還無法"論定"也說不定呢

LKK的Austin被熱昏了~~胡言亂語一番

請勿見笑了

日安

Tade(tadelee) 於 2010-05-24 21:34 回覆:

Dear Austin

 

一言可以興國,一言可以喪邦,此句話強調了居上位著的言語要謹慎。同樣的一個為人師的說話也應該謹慎,因為學生信任與敬仰老師,所以老師一句不經意的話,聽在學生耳裡卻有千斤重擔產,讓人夫妻產生誤解以至分手。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需因材施教,就算他夫妻倆沒緣份,畢竟師者不是神,不能決定他人的生與死,您說是吧!

我想有些人的人格好與壞不需等到「蓋棺」才能明瞭的吧!

 

祝您老

愉快

 

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