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科學是恆久不變的真理嗎?
2010/05/25 22:58:50瀏覽2873|回應0|推薦5

從我習練氣功開始,就有很多親朋好友提醒我說:「你要參與這種沒有科學根據的活動,是件非常不智的決定,你有沒有想過氣功都是誇大渲染甚至是詐騙,你想要強身健身就繼續練拳就好啦!」,「氣功是一種邪教,本質是邪惡的!千萬不能學呀!」,嘩!耳邊全都是這類善意的叮嚀,深怕我涉險。

當然這些親朋好友對氣功有相當的誤解,他們以偏概全了。

現在先就以「不科學」這個主題跟大家作個心得分享:

我相信瞭解現代科學或是醫學的人都知道,拉丁文「Scio」的意義是「I know」,而英文「Science」(科學)一詞就是從拉丁文「Scio」演繹而來,所以「科學」就是自然界追求理解、操控的研究活動

換言之科學所驗證的事物,不是永遠都是對的,科學應該有著「昨非今是」客觀與包容的態度。

讓我們舉個例子來看看中外科學,自古到今不斷的演變、進步的過程:

中國古代有「天圓地方說」,當時先人的觀念就是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當然這一種觀念不只中國才有,古代蘇美人、古埃及人、古印度人也都有這種類似的宇宙觀

這是原古時代最有知識的人對大自然研究的結論,在現在看起來讓人覺的可笑與無知,是吧!

到了西元前4世紀,古希臘的數學家尤得塞斯,他提出一個以地球為中心的概念。到了公元2世紀時,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另提出了地心說(又稱天動說),他主張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星球則都環繞著地球運行,亦即人類住在半球型的世界中心的世界觀。

隨著歷史巨輪繼續往前轉動,再加上後來在宗教與政治合一的時期,天主教教會(約從13世紀到17世紀左右)接納了前述的宇宙觀為「正統理論」,「地心說」就這樣支配整個天文學界長達一千多年。

你看,外國的月亮不一定比我們的圓呀!古歐洲的知名學者也提出了讓現代人發笑的錯誤理論,而且還影響歐洲的科天文一千多年。

雖然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約西元前580年~前500年)就曾經提出地圓說(the Sphericity of the Earth),也就是最先提出地球是圓的論點,但此一觀念卻一直等到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西元14731543年)提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陽才是宇宙的中心之理論 - 「日心說」(地球繞日的學說,又稱地動說)後,並經克卜勒、伽利略和牛頓的努力,相繼發表類似的理論,才終於徹底改變人類對宇宙的看法。

相信大家都聽過或知道哥白尼這個人,但也許各位可能不清楚他也是一位天主教神職人員!我在此要提到哥白尼的原因,是因為他相信真理而不盲從,他服膺真理而不迷信權威,更重要的是,他不人云亦云與盲從,並且發揮科學家的本色,對於前人的論述大膽質疑(請注意:不是一味盲目的惡意批評喔!),然後默默地不斷觀察及發現新事證,不僅冒著生命的危險,更經過嚴謹的反複求證,終於確立多項新的重要發現與學說,成為一位讓後世傳頌不己的偉大天文學家及科學家。他探究真理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差一點就要被教廷以「邪說異端」的罪名燒死或是毒死,當然這其中有許多學者前仆後繼,甚至有人犧牲自己的性命來維護真理,真理才得以彰顯。

爾後出生於葡萄牙,並於1517年歸化西班牙籍的冒險家麥哲倫(1480-1521)1519920率領船隊從西班牙的塞維爾港出發,花了三年(152296日)的時間繞行地球一圈後,又再回到西班牙的塞維爾港,他及隨行的伙伴們用勇氣及行動證實了地球是圓的!

以上是我引用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近代歷史故事,雖然短短的幾句早已是老生常談,但卻也道出了科學的精神 - 勿枉勿縱,實事求是

我要表達的理念是,科學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有新發現或新事證,並經過理性檢驗,過去的舊思維絕對會被推翻或改寫的,所以科學是會改變的。

科學是什麼?我認為,科學強調的是理性、包容,並且重視實證!所以一個研究科學的人,一定要有虛懷若谷的胸襟,應該抱持著一顆包容的心,去面對那些自己沒研究、不瞭解的事,而不是以一種莫名排斥的態度視之

下列是五月二十三日的新聞,轉貼讓大家參考。

波蘭/沉冤500年 哥白尼重新厚葬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523/78/2658x.html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adelee&aid=4066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