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9/26 07:43:03瀏覽299|回應3|推薦26 | |
近日大陸方面“特供渠道”被連連熱議。看來是中國全國普遍現像,許多地區出於對食品安全現狀的憂慮,部分省級機關單位、大型國企、民營企業、上市公司、金融機構等自發組織經營,形成自供或特供食品基地。但目前集中曝光的是浙江麗水遂昌縣。針對近日媒體報道,遂昌縣的綠色農產品基地保障了浙江一些部門和單位的內部供應,因而變成“特供”農場,遂昌縣農業局9月18日作出回應,稱不存在與權力關聯的“特供”現像,也願意接受公眾和媒體監督。 遂昌縣位於浙江西南部,地處錢塘江、甌江源頭,是浙江省生態屏障地區,環境優越,氣候獨特,農耕文明獨具魅力。在地方特色經濟路線引導下發展起原生態精品農業。據介紹,當地已經創建了黃泥嶺土雞、七山頭土豬、高坪土牛、湖山有機魚、建洋原生態稻米等40多個綠色農產品基地和“桃源尖”品牌的瓜果蔬菜商品。據新聞報道這些農產品主要供給對像是一些高檔酒店和“上級機關部門”。如省國土資源局、水利廳、農業廳等,以及上海黃浦區環保局等外地政府機關,都是這裡的定點用戶。 這種現像的存在是由於一些部門手中掌握著各種名目的資金。比如說農業部門有設施農業、生態循環、污染治理等各類項目資金,這些大類中又有很多子項目。資金要給誰、給多給少,上級部門有決定權。如果看中某一農產品基地,部門可以通過當地基層政府或企業,讓其以一些名目申報項目或申請補助等方式實現變相“補償”,而部門得到的是低價優質農產品的長期供應。一些有錢的大單位,財大氣粗,往往采取定點團購等方式來保障吃到安全放心食品。 有研究者指出,在上級控制實施資金的過程中,政府部門不能從中搞“特權”,把面向廣大消費群眾的綠色農產品基地變為少數人的“特供農場”,這不符合執政為民的理念。社會對於食品安全的要求是人人平等的,現在食品安全問題讓群眾防不勝防,作為政府部門尤其監管部門,如果只顧保障自己吃好喝好,安全無憂,這樣會不會把公眾焦慮的食品安全監管置之於腦後?這是民眾不能不考慮的問題。人民有權利擔憂,“特供”的重現和蔓延,無疑傳達了一些政府官員對市場食品安全不信任的信號。如果連官員都信心不足,又哪裡有決心和動力去推動問題的解決呢? 我的觀點認為“特供渠道”的存在,遂昌縣不必否認,這是客觀事實,否認也沒用。你們只要無漁利其中,也只小錯。農民要求發展、要求致富,無錯。大錯在“上級”、在“上級部門”和“單位”。我題上寫“要追打部門和單位”也只是借題發揮:怎麼追打?追打有什麼用?就說是輿論如匕首如投槍,匕首和投槍能擊穿他們的核保護傘嗎?只能支招農民向他們合理地索要高價,盡量少受他們盤剝。看遂昌報道,有一老漢賣一頭土豬多得700元,臉上樂開花。但為什麼沒想想,土豬100斤一年多出欄,垃圾豬200斤3個月出欄,一年算下來,老漢少了七頭豬呵! 註: “特供”是一种特权现象。六十年代大陆人普遍缺食,政府组织一些食品源专门供应党政军官员,这是老百姓得知“特供”之始。現在中國因为食品存在严重安全问题,一些强势衙门就为自己搞特供,這奌他们当然是不会承认。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