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08/08 07:08:43瀏覽280|回應1|推薦12 | |
甘肅夾邊溝右派勞教農場曾集中改造57年右派3000餘名,他們曾經是有靈魂有熱血的人,但是被置於煉獄。然而這煉獄仍沒達到某種形勢下的政治目的,所以竟直把他們投入地獄;不僅是刺兒頭楊通達和呂天右,整個的右派集體也有過情緒的躁動和失控……
在夾邊溝早期,一次右派集體情緒的大發泄,那次事件關武強的詩起了一定推波助瀾的作用,不過也被張書記理性化地很好解決了。 在元旦大會和元旦舞會之後,58年的春節跟著也就到了,農場黨委書記張鴻心情沉重;全場這3000人剛被打成右派,來到邊遠的夾邊溝勞動教養,過第一個春節,難道不想家嗎?不思念親人嗎?每逢佳節倍思親呀!如何才能使他們不感到孤獨?不感到凄涼?走出失落感,仍然像在革命隊伍裡一樣的溫暖。張鴻便想在年三十搞一場文藝演出,活躍活躍農場的空氣。他的提議得到了黨委的支持,便定了下來。接受元旦辦舞會的經驗,小禮堂裡裝不下許多人,三十的演出就放在露天,放在元旦大會的會場上。會場的主席台,就是文藝演出的舞台。從元旦大會之後農場木工組已給每個人都釘了一個小板凳,因此看節目大家都可以入“座”觀看 了。 年三十的文藝彙演,各中隊都要出節目,辦一次文藝活動調動調動氣氛,不僅是演出進行中兩三個小時的效果,而是提前十天半個月吹拉彈唱都開始準備,這段時間,愉快的心情、忙碌的籌備,整個農場就像在忙年一樣。 年三十這一天,麗陽高照,樹梢朝上,紋絲不動,真是難得的好天氣。不到中午一點鐘,各中隊集合隊伍,抱著小板凳,高唱革命歌曲列隊入場,一點鐘準時由張書記講評,文藝演出就由各大隊的大合唱揭開序幕。由一大隊、二大隊順序排下來,每個大隊派出一個中隊為代表。唱的歌子分別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三大紀律八項要注意》等,當最後一個合唱《團結就是力量》時掀起了第一個高潮。歌名剛報出來,全場自動起立,這已經不是一個中隊的演出了,樂隊奏完過門,台上台下融為一體,形成了三千人的大合唱。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比鐵還硬比鋼還強,向著法西斯蒂開火,讓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向著太陽,向著自由,向著新中國發出萬丈光芒!”歌聲宏亮,就像用了加重號一樣,這首歌唱出了他們心底的話。接下來的節目有歌唱、有舞蹈、有地方戲曲選段等。 當女右派由田十三歲的兒子,“小壞分子”宋亞傑登台唱兒童歌曲的時候又掀起了一個小高潮。這小蘿蔔頭被右派阿姨們左動員右動員才克服了膽怯,答應排練,一開始排練就非常投入了。 今天上台,只見小亞傑焦黃的小臉兒上被“右姨”們塗得又紅又白,唇上也點了口紅,小小的真像一粒紅櫻桃;眼睛畫得大大的,眉毛細長細長,這小蘿蔔頭原來是這麼一個可愛的孩子呀!媽媽把他上台的衣服洗得乾乾淨淨,背了一個小書包,還繫了條紅領巾,他演唱的歌名叫《小兒郎》。 過門響起的時候,他開始在台上轉圈兒,時而小跑,時而疾走,還不時挽袖管做勢擦擦頭上的汗水,在樂隊前奏結束的時候剛好站到了台中心,開始唱歌: 小麼小兒郎 身背著書包上學堂 不怕太陽曬 不怕風雨狂 只怕先生說我懶哪 沒有學問 無臉見爹娘…… 小蘿蔔頭歌唱完了,台下三千觀眾不知該哭還是該笑,只有報以熱烈的掌聲,並且同時喊著“再來一個!再來一個!”於是小亞傑又唱了第二支歌《小燕子》: 小燕子 穿花衣 年年春天來這裡 我問燕子你為啥來? 燕子說: 這裡的春天最美麗! 當小亞傑唱道:“我問燕子你為啥來”這一句時,神經質的由田不由得失聲痛哭起來,集中坐在一起的右姨們也是一片欷覷之聲。右派們又響起掌聲,用掌聲把小演員送下舞台;他們不敢再聽亞傑唱歌了,如果他再唱一遍《小燕子》,連這些大男人也怕要痛哭一場了! 演出繼續進行,當一段秦腔折子戲《秦香蓮》選段上演時,台下又發生了一次可笑的插曲。台上只聽包公唱道:“(狀子)上寫著秦香蓮三十二歲,狀告當朝附馬郎,有狀紙壓在爺的大堂上……”這時候台下卻怒了山東大漢王兆祥,只見他立起身形,振臂高呼:“打倒陳世美!打倒忘本的陳世美!包青天萬歲!”搞得大家莫名其妙,以為他發瘋了,都哄然大笑。然而王兆祥仍然餘怒未消,對著哄笑的人群又大喊兩聲:“打倒忘本的陳世美!他背甚槍給他吃顆甚子彈!” 面對這樣的場景,只有關武強知道王兆祥發的是什麼邪,原來王兆祥一看《秦香蓮》就想起了自己被打右派的經過。整風時王兆祥批評單位秘書科科長包雲天停妻再娶,道德敗壞,結果被這個現代陳世美打為右派,從此王兆祥就和陳世美有了不共戴天之仇,也才有了今天的鬧場。 張書記對王兆祥的“發瘋”當然是一頭霧水,但是他清楚地意識到在勞教人員中有著各種各樣的情緒,心病,時時會一觸即發。不過下一個節目是關武強的詩歌朗誦就讓張書記十分放心,張鴻知道關武強這個人有認識能力,不會胡來,但誰知關武強的詩簡直讓會場的激動情緒翻江倒海! 關武強快步走到台上,眼鏡片上閃射著兩道陽光,擺了一個優美的姿勢,然後仰天長嘯般“啊——”了一聲,拿腔做調地朗誦起自己在改造中創作的打油詩,題為《決心》的得意之作。 帽子壓頂氣不餒, 決心改造前途美。 豁出一條小命來, 不摘皇帽誓不回! 這是一首完全正面、積極熱情的詩歌,但想不到的是,“皇帽”本來是“右派帽子”的諧稱,雖然管教和領導也都知道,但是從來沒上過正式文字,今天卻讓關武強給寫進詩裡了,台下眾右友一聽便哄堂大笑起來。坐在第一排中間“領導席”上的領導們也感到可笑,都跟著笑了。張鴻還替關武強找理由:他第一句是“帽子壓頂氣不餒”,第四句如果再寫“不摘帽子誓不回”,一首詩裡就用了兩次“帽子”,這可是詩家大忌呀!所以這“皇帽”一詞用得很妙。接著第二首: 三大紀律記得牢 服從命令第一條。 派我夾邊來勞教, 通過學習摘帽帽。 “摘帽帽”這個詞組用得更加出奇,他是用了幼童的語言,表現童心一片無比赤誠。眾右友又是一派歡呼——聲音由小到大,呼聲由零亂到有節奏: “摘皇帽!摘帽帽!——摘皇帽!摘帽帽!……” “摘皇帽!摘帽帽!——摘皇帽!摘帽帽!……”東半邊剛靜下去,西半邊又用手掌拍著節奏喊起來!接著又是中間一部分人擊掌高呼!就這樣此起彼伏地全場狂呼了十多分鐘都靜不下來,甚至台上早已換成了村姑打扮的茹玉花提著隻花籃又歌又舞,可是誰也沒注意她賣力的表演,直到她舞完、唱完最後一句“咱們走上前,鮮花送模範。”群眾的心仍舊沸騰在摘皇帽的激情裡,可憐夾邊溝農場的第一美人,頭號場花茹玉花姑娘可從來沒受過這樣的冷遇! 當時有個農業隊的管教姓黃,是個公認的好管教,為場面所激動,也跳上台去,即席作了一首詩朗誦給大家聽。台下的右友們看到黃管教上台了,才慢慢收住“摘皇帽!摘帽帽”的呼聲,漸漸安靜下來。黃管教站在台上,看著下邊黑壓壓一大片人倒有些拘束,沒有關武強的神態自如,卻也大聲地清了清喉嚨,給自己壯了膽子就開始朗誦: 人說右派都太壞, 我看右派還不賴, 工農兵學專家多…… 黃管教的四句順口溜其實只想好了三句他就上台來了,這三句念完之後就沒了詞,站在台上翻著眼睛苦思冥想。台下的三千人鴉雀無聲,都等著聽關鍵的第四句。黃管教想不出第四句,就問在台上服務的茹玉花說: “你說,往下該怎麼接?” “我可接不下去。” 還是一身村姑打扮的茹玉花像撥浪鼓一樣搖著頭。 “幫咱想想,第四句該怎麼說?” 他又朝著也在台上幫忙的關武強問。 “你心裡怎麼想,你嘴裡就怎麼說!” 關武強一時間也沒了意見。 台下三千人熱烈鼓起掌來,給黃管教以鼓勵。黃管教是東北人,這第四句用普通話是想不出了,他就改用東北方言來思考,語言這麼一變化,詩句也就立刻編出來了;他又面向觀眾從頭開始: 人說右派都太壞, 我看右派還不賴, 工農兵學專家多, 放到這裡真埋汰。 ( 註:埋汰為東北土話,為埋沒之意。) 全場立即掌聲雷動,經久不息!夾邊溝農場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盛大的文藝彙演留給人們記憶的只有兩個亮點:一是關武強兩首詩的末尾:“摘皇帽”和“摘帽帽”;第二就是黃管教的四句順口溜。這四句順口溜在夾邊溝廣為流傳,人人會背,並且都寫到自己的“改造日記”中。這一現象說明右派們是多麼需要得到人們的同情、理解和從正面給予的評價呀!正因為黃管教的順口溜對於右友們是如此的重要,所以關武強同志也把這首打油詩收入《夾邊溝右派詩抄》之中。——雖然它不是夾右的作品。 文藝彙演持續了近三個小時才熱熱鬧鬧地落幕了,演出結束的時候陽光依然明媚;這場演出給右派情緒極大的紓解,他們喊出了心中的願望,接納了黃管教理解的眼光,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用和黃管教同樣的眼光看待右派——有些人用的是白眼,因此會後幾個教育科的幹部臉子陰陰地對張書記說: “看到了吧!毛主席說的右派翻天,就是這!” “我怎麼沒看見他們翻天?我倒感覺他們精神挺飽滿的!” “這些人都是腦後生著反骨的家伙!聽見吧,他們在喊‘摘帽子!摘帽子哩!。” “我認為他們只要喊摘帽子就是一切正常;如果他們不喊摘帽子了,才是問題!” 張鴻書記確實看問題很深刻、很有預見性,到後來,右派果然不喊摘帽子,對摘帽徹底失望,甚至已經認為無所謂,問題也就真正的嚴重了! 自從在年三十的文藝彙演中表演了詩歌朗誦之後,關武強詩名鵲起,交了不少新朋友,大家以詩會友,有的給關武強要詩,有的贈詩給關武強,還有人求他改詩;其中有一個贈詩者竟是蘭州大學校長、國際知名的化學家,而且二人還成了好朋友。 |
|
( 創作|連載小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