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粽葉飄香】為屈原與自己解惑
2015/06/20 00:05:00瀏覽2759|回應6|推薦70

時值孟夏,粽葉飄香,是端午節了!每到端午節,大家就會想到屈原以及粽子。

粽子的來源說法不一,江蘇等地認為和伍子胥信仰有關,當地記載:「鄉俗午日以粽奉伍大夫,非屈原也。」但長久以來,大致認為是起源於紀念古代詩人屈原投江,人們為了讓屈原屍體不被魚類所食,因此特別製作粽子投江餵魚。

愛國詩人屈原因為在政治上不得志,多次被君王流放,最後卻投江以死明志,如此的情懷,千年以來人們一直是歌頌不已。時至今日,關於屈原「投江明志」選擇結束生命的行為,我深切以為值得大家的探討與深思;而當電視介紹屈原相關話題時,恐怕還得特別標註「珍惜生命 請撥1995」這幾個字。

當我在教授屈原與其作品〈漁父〉時,除了搭配作文寫作,也會融入「生命教育」議題的探討。

「作文寫作」-為屈原解惑

希望學生以一位心理諮商師的立場「為屈原解惑」,指引屈原該何去何從,同時提供了三個題目讓學生據以發揮,題目是:

一、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二、人生瀟灑走一回。

三、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是一種寧願保全節操而死,也不苟且求活的生命態度;也是一種為了堅持某種信念而不計犧牲、奮鬥到底的精神,只是這種以死對現實的控訴,似乎毫無作用,也毫無意義,留下的不過是歷史的悲劇罷了!

「人生瀟灑走一回」是一種拋下困境以追求生命自在的生命哲學,「及時行樂」是他們的生活態度。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則是屬於「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出處理念,因為「懂得放下」,才能讓自己解脫,「留得青山在」更是一種沉潛淡定、掌握時機、伺機而動,絕非茍且偷生!

早期的學生選擇第三個題目「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佔七成以上,如今,卻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學生選擇第二個題目「人生瀟灑走一回」;至於選擇第一個題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比例則相差不多。這是時空移易、社會變化的一種必然嗎?

這三個題目並沒有優劣之別,但我卻看出了一些端倪,面對新時代的學生,我深深覺得必須認真了解學生的思維,並給予適當的引導,這也是身為國文老師應盡的職責。

「生命教育」-為自己解惑

屈原的騷體,不僅影響了漢賦的發展,在文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屈原一篇傳頌千年的〈漁父〉,更足以代表他當時的心境。

每次教授〈漁父〉一文時,我總是思索著〈漁父〉到底能給予學生什麼?如果不能探討更深入的主題,恐怕也只是淪為傳頌的文章罷了!因此我會特別將重心放在「投江明志」一事,選擇結束生命的意義究竟何在?一個人該如何來看待生命?這就是一種生命教育了!

很多學生對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不曾探索與體會,甚至學生會問:「活在世上到底有何意義?」其實老師可以透過「為自己解惑」的三個議題,引導學生並讓學生試著「和自己對話」:

一、我是誰?

二、我最大的特色是什麼?

三、我如何定位自己?

瞭解生命的方向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生,慎重地選擇,然後要安於選擇,自能思索出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日常生活中,難免會被他人誤解、排擠,感覺是非不明、百口莫辯,有時甚至會遭遇挫折或逆境;因此,懂得如何跳脫,學習省視生命的意義,這是現代學生必須學習的功課。

年年都有端午節,對於學生而言,除了能品嚐到南北不同美味的粽子,更應用心審辨屈原「投江明志」的意義,並思索生命存在的價值。

 

 

音樂純為配合圖文欣賞,若有侵權,請即告知,隨即卸下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pergogo1999&aid=24682479

 回應文章

柔怡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6/22 12:04

教授屈原的生平,除了文史的充實之外,正是啟發學生對生命教育的探討與重視,這是近十年來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最應重視的課題。

有感的老師才會與時俱進調整教學方向,將生命教育融入詩詞史實間,詹老師用心教學,令人讚賞。

隨寫人◆ 封鎖(supergogo1999) 於 2015-06-22 14:27 回覆:

對於學生而言

他們對屈原的歷史已毫無興趣

透過寫作或省思

希望學生能思考一些生命議題


天涯孤鴻···花窗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端午節快樂
2015/06/21 23:16

在國外都忘了端午節

把好友弄丟了,今天找到真開心大笑

隨寫人◆ 封鎖(supergogo1999) 於 2015-06-22 14:25 回覆:

很高興孤鴻姐回應

前一陣子我也懶惰了

很少到朋友部落格回應

看來要勤快些才行

開心


看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6/21 10:31

屈原的投江,不是單純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他從年輕時受重用到後來遭排擠,看到國家一步步因為錯誤的政策走向滅亡。懷王和後來的傾襄王每次沒有辦法的時候就想到屈原,稍微能喘息一點就聽信讒言冷落甚至流放屈原。這樣的環境,叫他如何「瓦全」?

他投江之前,秦國已經攻破楚都郢都,屈原從流放的地方回去,只見滿目瘡痍,卻不能再為他深愛的國家做甚麼,極度頹喪之下投了江。那時他已經62歲,在兩千年前,這是相當大的年紀了,即使留住青山,又能燒多久的柴呢?

隨寫人◆ 封鎖(supergogo1999) 於 2015-06-22 14:23 回覆:

只要生命還在

就有機會

這應是正確的生命觀

除非屈原確定投江能改變現狀

因此我不認為因為62歲年紀大

就對未來失去信心


梅琪仁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6/20 15:23
具故事性的節慶總是特別有味道。
祝福端午快樂。 
隨寫人◆ 封鎖(supergogo1999) 於 2015-06-20 17:51 回覆:

時空的轉換

現在有很多節日的意義

似乎都被淡忘掉了

深深感到遺憾

祝福梅姐

端午佳節 闔家快樂


浮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6/20 14:24
屈原的故事
除了有歷史價值之外
對照當今社會
如何期許人們體認生命意義
也是嚴肅課題
課堂上身為人師的您
啟發、開導與解說
確實不得不留心
隨寫人◆ 封鎖(supergogo1999) 於 2015-06-20 17:53 回覆:

藉由端午屈原的史實

可以更深入體認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這也是現代學生最欠缺的認知

祝福浮生大哥

端午佳節 闔家快樂


幸福☆Anita_暫離,暑假再回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6/20 08:49

老師的思路就是與人不同

現今社會 許多年輕人對生命的價值觀有所偏差

以至於在新聞媒體常有令人惋惜的消息出現

誠如您說的

生命的方向掌握在自己手中

樂觀審慎的面對逆境

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就不會被扭曲了.....

隨寫人◆ 封鎖(supergogo1999) 於 2015-06-20 17:56 回覆:

因為社會的進步

很多素養被忽略了

尤其是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常是中學生最欠缺的認知

藉由屈原的史實

其望能讓學生珍視生命存在的意義

這也是身為國文教師應盡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