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不要一條殘缺的蘇花高
2008/07/08 12:49:46瀏覽7638|回應12|推薦8
蘇花高該不該建。不只是環境保護的問題。也不只是安全回家的路的問題。

以國工局的技術和目前蘇花高的規劃,雖然施工難度高,施工經費高,但是蘇花高對環境的破壞遠比目前的蘇花公路小。一旦蘇花高完成,原蘇花公路,可以變成禁止大貨車和大客車通行的海岸景觀公路。自行車騎過蘇花高,不需要提心吊膽,可以邊騎,邊欣賞海岸風光。

蘇花高建了是否會帶動花東產業發展?假如花東的發展政策和配套措施還是和目前一樣了無新意,蘇花高完成後,花東短多長空。房地產漲一波之後,也不會留下什麼產業的改變和經濟的發展。

為了讓花蓮人有安全回家的路和物資運送的管道,蘇花高也並非唯一或最好的選項。但也不像是反蘇花高的人士們說的,蘇花高會破壞海岸地質和景觀、會破壞地下水水脈。蘇花高建好之後,遊客也不會因此只會待一下就走,而不是小住幾天。遊客住與不住的關鍵因素,在有沒有值得他逗留的美景與人文風情和優質的住宿條件。

但在花蓮人的認知裡面,無能的中央政府,既然不會因為「不建」蘇花高,就把建蘇花高的經費都投資在趕善其他的交通方式或者花蓮的基礎建設上,假如我是花蓮人,我也情願要蘇花高。

蘇花高,並不是技術問題,也不是環保問題。蘇花高是中央與地方資源分配問題,蘇花高是政策形成的程序問題,蘇花高是價值選擇和平衡妥協的問題。

蘇花高並非如毛部長所說是技術問題而不是原則問題,蘇花高就是原則問題,而不是技術問題。

只要政府能開大門走大路,重新讓社會大眾針對蘇花高重新思考論證,該建與不建的理由,建與不建的配套,建與不建的短中長期發展情境,一一講清楚,讓民眾思辯,而不是只由技術官僚、政治人物、地方民代、環保團體幾個群體佔據了所有的討論空間,掩蓋了全部的事實,那麼到最後,不論蘇花高建或不建,社會都透過這樣的過程成長進步!

可惜。

上至總統,下至環保團體,沒有人希望這麼做。

現在這種方式硬弄出來的蘇花高,即使全線暢通,花蓮人們不知道該不該高興,因為全台灣的人都以為這樣的蘇花高代表花蓮人愛財團、不愛環保,硬挺出來的。而這卻根本不是事實!因為花蓮人並沒有愛財團,不愛環保。是政府縮頭縮尾的決策模式,讓所有花蓮人被打成極端的環保主義者和極端的反環保主義者兩種人。這是政府的不公不義,陷花蓮人於不義。

這樣子弄出來的蘇花高,就只能是一條殘缺的高速公路。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perbird&aid=2022762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這句話說的太好了
2008/07/10 08:47

蘇花高建好之後,遊客也不會因此只會待一下就走,而不是小住幾天。遊客住與不住的關鍵因素,在有沒有值得他逗留的美景與人文風情和優質的住宿條件。

**************************************************************************

閣下這句話實在深得我心!

台灣部份人士在討論蘇花高時,常常喜歡用雪隧對宜蘭旅館業的衝擊做例子,實在令人百思不解



Odyssey2001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Highly recommended
2008/07/10 02:43

Even if people in Hua Lian like development instead of environmental preservation, 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it. 

The main problem is, the residents have no voice.  The forum has been hijacked by certain groups only and all other opinions were trashed.  This has been seen by Nuclear Power Plant issue and many other issues.  This is the serious problem of Taiwan.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