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書房筆記】-《明日的記憶》之三
2007/11/07 16:39:32瀏覽720|回應2|推薦20

「很多人都認為「陶藝」是老人家的「無聊嗜好」,事實上陶藝具有返老還童的魅力。」                            ~荻原浩《明日的記憶》

   

         在「明日的記憶」裡,主角佐伯雅行因為阿玆海默症的乍然造訪,讓他開始遺忘……忘了工作、忘了同事、忘了妻子、忘了女兒、忘了回家的路。可有一樣,是即便喪失了腦袋中的記憶,卻仍留在身體、留在會動的指頭上的記憶,甚且因此證明自己仍然活著。

        那就是陶藝。

        書中描寫佐伯雅行揉土、塑型、上釉、燒陶……的過程,不僅讓我對他在泥土裡找到寄託、找到溫暖、找到希望的奮戰歷程一掬同情之淚,也因此讓我回想自己偶然間接觸陶藝的美好時光。

        那年,在我服務的第二所學校,設有美工科。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開始在下班後跟著同事兼好友四梅一起向絹惠老師學習陶藝。或者嚴格來說,當時的我只能算是專心在玩泥土這件事上,而談不上陶藝吧!可即便如此,那種將軟溜的黃泥巴(土坏)玩弄於股掌之間,再依自己的創意塑造,卻往往得到意外成品的過程,不僅讓我有返老還童的樂趣,還能舒減壓力。在專注之間,喧嚷的環境安靜了、急促的生活步調緩慢了、浮躁的心緒沈澱了……就像書上所說的:「只要開始捏土,便能專心一致,這是黏土工藝最幸福的時刻。」

        那段時間,下班後的疲憊不再是唯一的感覺,反而因為期待而充滿活力。從穿上圍裙開始,就彷彿要和泥土談一場戀愛似的,把自己溶進那塊柔軟的泥土中,讓它知道自己的真心和專情,而後甘心被形塑、被賦予一個新的生命。

        不管是手捏成形、土條成形、土板成形或拉坏成形,都像是一扇扇打開即有驚喜的窗口,哪怕新手入門總是一遍又一遍的做著看重複的動作,卻仍然樂此不疲。其中,使用轆轤(拉坏機)的拉坏成形法,一直是做陶過程中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時刻。將練好的土從定中心、開孔、擴孔、拉胚到修口、切離,老師做來像是魔術般的流暢,在轆轤飛快的旋轉間,土團一推一壓、一拉一抓,轉瞬間就構築出所要的形狀。可是輪到自己上場,土團卻似欺生或頑皮似的,眼看就要亭亭玉立的站起來,旋即一個不小心又歪歪斜斜的垮下來,功虧一簣……這樣周而復始,卻仍然將失敗當成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情,有短暫的沮喪,更有說不盡的愉悅!

        這樣的美好經驗與記憶,一直到絹惠老師和我先後調離學校的多年以後,仍然歷歷在目。想起來,仍是唇邊久久不落的一抹微笑。可惜的是,當時沒能把握時間多學一些……

        荻原浩在書裡說:「記憶是何等的珍貴……記憶不是只屬於自已的,記憶要和別人一起分享、要和別人一起互相確認。人只要活著,記憶就是一種重要的承諾……。」

        當我讀完這本書,除了對生命的無常有更深一層的感觸,也因為和好友的這一段共同的美好記憶而溫暖。

        將這本書寄給了四梅,告訴她:能擁有一起確認的記憶是多麼美好!

2007/11/7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nnyvicky&aid=1356225

 回應文章

Chienba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我買了喲~
2007/11/27 21:12
我也買了這本回來看了~

陳惠齡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用音樂豐富他們的心靈
2007/11/20 16:42

我對失智老人採用音樂療法效果很好 !

http://blog.udn.com/chen0424/667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