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7/10/18 21:56:12瀏覽736|回應0|推薦13 | |
這天,廢寢忘食地,又重看了張愛玲的「半生緣」。 不免掩卷嘆息! 一對情人,十四年後再見,只能相擁長喟:「再也回不去了!」 把書閤上後,一個勁兒地就是心疼書裡的曼禎!
曼禎有什麼錯?
她愛家顧家卻不守舊,是個勇於表達自己情愛的純真女子,對自己的抉擇堅信能夠專情一生。而後雖遭遇親姐姐設計陷害的不堪,也誓不向惡運低頭,那般剛毅的韌性,只因誠實面對自己的感情,是絕不願向任何壓力示弱的。 若真有錯,是在自己可憐孩子病重之際,下嫁給蹂躪過自己的姐夫,和那個曾經對他寧死也不屈從的男人同宿於一個屋簷下!但那也是因著女人根深蒂固的母性,不得不然啊!
就是心疼,曼禎無錯,卻仍然要承受這命運裡安排給她的人事,及其所帶來的噩運!
身為置身事外的讀者,當然不免為這兩對無緣鴛鴦交錯的感情事件而扼腕,心裡恨著,為什麼在緊要關頭,每個人都不願把虛偽的幸福假象戳破,如此就能夠使各人投入所愛的懷抱了,又何嘆之有?
然而,真實的生命不就如此,活在自己身體中的靈魂是永遠不可能跳出來觀望一番再做所謂客觀的決定,於是,難免要猜測、懷疑、憂心、猶豫、懼怕……對別人,也對自己。
人性,很難被洞悉;人心,也是深不可測的黑洞。 讀後,縈繞心頭的悲劇氣氛,揭露了一種警示的意涵,或者這正是所有不圓滿結局的故事,之所以要不圓滿的原因: 「在小說中…….因為、所以、這樣……以致於不圓滿,那麼,現實生活中的你、我,可不可以不要重蹈覆轍?」 讀別人的故事,走自己的路,經驗雖非照單全收,可也能成為聲聲警鐘!愛情,令當局者迷,令患得患失,令進退失據………….。 從悲劇的浩嘆中,一種學習,來自於珍惜! 這也就是為什麼,心裡裝著一個人,可以經過廿年,仍然鮮明如昨!那樣的愛情,也許不圓滿,但所提供的寶貴經驗,卻是值得衷心感謝!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