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13 08:12:19瀏覽1047|回應16|推薦86 | |
所有的爭端,都在阿嬤嚥下最後一口氣時,浮上檯面,讓原本哀戚的廳堂,煞時像立法院一樣,沸沸揚揚爭議不休。 人多嘴雜,意見紛歧。有人建議用佛教儀式送終,大部份則希望以道教的儀式辦理。土葬好還是火葬?「手尾錢」每人該發多少?靈堂的花該多或少?……。大家各持己見,都認為自己的方式對阿嬤最好。諸事不容耽擱,必須定案。於是,一件一件的爭,一件一件的吵,使得肅穆的場面大為走樣。 當年親眼目睹阿嬤往生後的種種,心中感觸萬千。一般人十分忌諱談論身後事,一旦撒手人寰,子孫不爭不吵者幾稀。所以,如果能夠達觀看待身後事,在世不論是口頭明說或預立遺囑,交代子孫如何辦理自己的身後事,讓子孫有所依循,當不致發生手忙腳亂、無所適從、爭議不休的場面,進而將追思悼念的氛圍破壞殆盡,也讓往生者難安。 若說長者忌諱,晚輩恐怕也要適時機智,不著痕跡地探探口風,讓往生者為自己導演最後一齣大戲,我們理當成全。 雖然親人一度爭得臉色大變,終能體解死者為大互為讓步,齊心為阿嬤辦一場莊嚴的送終奠禮。 棺材裝死不裝老,可以的話,應及早為自己的身後事構思,既不委屈自己也不為難子女,想必二腳一蹬,就能一路好走。 如此瀟灑走一回,留給親友無限懷念,一生豈不更加圓滿?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