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障按摩保健系列之4_膏肓痛:造成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原因及機轉
什麼是「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呢?簡單的說是人體骨骼肌因為「過度使用」而產生肌肉疼痛的現象,以及各種相伴的臨床症狀。但這個毛病不是肌肉本身的發炎反應,而是因為附近組織的病變使肌肉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因為過度收縮導致肌纖維產生能量危機,最後讓肌肉變成一種繃緊的狀態,並且引發肌肉疼痛。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臨床特徵包括局部的肌肉疼痛、疼痛的肌肉裡頭有「肌緊繃帶」與「肌激痛點」
、按壓「肌激痛點」時,則會引發肌肉特定的「轉移痛」,同時肌肉與關節的活動度會因疼痛而受限。
以疼痛的斜方肌為例,按壓肌肉上頭的「肌激痛點」
時會引發頭部、枕部、肩胛骨之間或手臂的疼痛,其他常見的肌肉如菱狀肌、提肩胛肌、胸鎖乳突肌、後頸肌群、棘上肌等等,引發的轉移痛位置亦各不相同。
在復健醫學領域中,對於「膏肓痛」--菱形肌筋膜炎疼痛症候群發生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幾項:
1.胸頸椎骨骼的問題:例如頸椎退化症或椎間板突出症,以及脊柱側彎及脊柱炎等引起的頸部或胸部神經根壓迫症,或者是硬脊膜受刺激所引起的疼痛。
2.局部肌肉的拉扭傷:如背部菱狀肌、脊下肌與下後鋸肌的拉扭傷等,或是遠處某些特定肌肉群的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所引起的轉位痛,如頸部前斜角肌或斜方肌等。
3.軟組織的疾患:例如胸椎附近肌腱的急慢性發炎或拉傷,以及脊椎間韌帶發炎等。
4.神經炎的前兆或後遺症:最常見的就是帶狀皰疹,俗稱「皮蛇」
傷害到胸椎神經根所引起的神經痛。
5.其他器官的疾患:例如心肌梗塞、心包膜炎、肺炎、肺癌或膽囊炎等也會經由膏肓痛的方式來表現。
在臨床上,有些病人會用手指指著肩胛骨內緣肌肉某個特別疼痛的點,並表示疼痛由此點傳痛到肩部甚至後腦及頸部。以上這些肌肉疼痛的情形,仔細檢查起來,很多是由於「肌激痛點」的活化所引起,其形成的原因最常見是由軟組織病變及關節病變所引起,而非肌肉本身的問題。
臨床上,「肌激痛點」所在的肌肉摸起來呈現條索狀,比周圍正常的肌肉還要硬,張力也較大,稱為「肌緊繃帶」。若是用手指按壓該點,會引起和疼痛發作時一樣的感覺,甚至會產生「轉移痛」,比方說,按壓上斜方肌的「肌激痛點」,會引發「轉移痛」到同側的臉,特別是太陽穴的位置。若用手指急速彈壓或快速針刺於「肌激痛點」,會引發「局部抽搐反應」。
生理學上,已由實驗證實,「肌激痛點」是由不正常的感覺神經末稍及不正常的「肌終板」所構成,由於神經末稍之乙醯膽鹼過量游離而形成「肌緊繃帶」,再經由周邊神經敏感化的過程,把訊息傳回脊髓,慢慢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的神經連結,稱為「肌激痛點神經連結」;也就是說,只要外界神經傳來一點小刺激,就可以引發整個系統興奮,傳至大腦皮質產生痛覺。若是在「肌激痛點」上針刺或做深層的指壓按揉,亦即局部刺激痛受器,訊息傳回脊髓後,可將「肌激痛點神經連結」破壞,而達到立即止痛的效果。
在中醫經絡理論中,由醫家程思邈發現的「阿是穴」或「天應穴」的穴位,其命名緣由即是因為醫師按壓到此穴時,病人往往會因疼痛而發出「阿!阿!是!」的叫聲而命名,在臨床上,「肌激痛點」的位置往往就是阿是穴或是在阿是穴附近,此時針灸或按揉「肌激痛點可以破壞疼痛處惡性循環的病理結構,而達治療目的;此外,以稍微尖的鈍物按摩棒或拇指按壓激痛點、或是被動伸展患處肌肉,避免肌肉持續收縮、患處局部熱敷,也可以達到類似效果。
診斷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關鍵在於激痛點,而造成激痛點的原因相當錯綜複雜,目前最常被提出的理論有2個:
(1) 代謝危機論
1983年,Simon 首先提出這套理論,他認為肌肉因為微創傷(
或大創傷,肌漿網分解而鈣離子被釋放出來
,鈣離子與 ATP交互作用使得肌肉收縮。這被懷疑是一種惡性循環,肌肉收縮造成局部缺血、缺氧、分泌刺激受傷部位的化學物質……使肌肉內部組織進一步發炎、疼痛。疼痛又使肌肉持續收縮,導致組織缺血,一再反覆惡性循環, 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緊帶區組織切片的確發現:肌節縮短、肌漿網分
解、組織缺血缺氧現象。這些發現以證實Simon的理論。
(二)神經肌肉接合功能異常論
這套假說近幾年才提出。部份學者在激痛點處插入單極電極針,發現激痛點的電極變化與終板電極類似,只是激痛點先產生負性電位,與一般運動神經電位先產生正性電位不同。
由於神經肌肉接合功能異常論提出,部份學者根據這個理論對 "激痛點" 提出新觀點:認為激痛點是由許多小病兆組合而成,這些病兆如針尖般大小,至於病兆從何而來?可能就是附近的神經肌肉結合異常所導致。
加州大學的Dr.洪首先提出洪氏激痛點病兆模型
他認為:激痛點內含有許多小病兆,因此,治療疼痛必須先
針對激痛點做處理。
上面介紹 2個理論是不同學者對激痛點做差異性解釋,雖然說法各不相同,但學者們公認一共同點:激痛點是構成肌筋膜疼痛的關鍵,也是我們診斷的依據,所以必要對激痛點深入認識。
*附註:以上本文不能作為疾病診斷或治療之依據,亦無法取代醫師的診斷或治療。若有任何身心不適症狀,仍應盡速就醫。